原标题:闵行区众多建设者为七条主要河道“美体美颜”倾注心血挥洒汗水 编织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画卷
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约800米的北横泾东侧驳岸和绿化带正在进行修整。接下来,北横泾还要进行水质提升改造。(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编者按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周即将迎来 “开幕倒计时 100天”。目前,全市各行各业正以专业、敬业、乐业的劲头,紧锣密鼓、有力有序地推进筹备和建设工作。尽管申城已进入盛夏,天气炎热,但无数工作者坚守岗位一线,挥洒汗水,倾注心血,全力冲刺进口博览会各项工作目标。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 “夏日走转改·冲刺进口博览会”系列报道,派出记者兵分多路,冒着酷暑,深入进口博览会建设和保障部门,记录下基层一线劳动者的工作和努力。
这两天,闵行区开始为辖区内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周边七条主要河道进一步“美体美颜”——整治、提升水质及景观,包括北横泾和小涞港的景观提升、水质提标,以及北潮港、张正浦、华漕港、北虹港和南虹港五条河道的岸坡整治和景观完善;整治项目总长约为21.8公里。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前,这些纵横的水网将织就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的美图,为“四叶草”增添更多光彩。
先植试验田,再造样板段
7月以来,每天一早一晚,在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约800米的锡虹路桥下,几个工人正埋头翻建北横泾东侧的堤岸绿化带,修整驳岸,铺上新地板砖;沿着河走,不远处是一个新建的亲水大平台,向水面延伸出约2米的宽度,配上新修的1.3米高栏杆;往岸上延伸的最边缘已种上两排手臂粗细的银杏树,驳岸和银杏树间分出层次:上层种上金桂、美国紫薇和红枫,下层点缀上地被菊、黄金菊及常绿草坪。
“这是北横泾河道整治提升的样板段,位于苏虹路至锡虹路桥以北200米,大约有500米长。岸边绿地约3米宽,植被主要是秋季开花或有色叶效果的,以营造秋景,同时兼顾冬季绿量。”项目设计师、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苏杨在烈日暴晒的现场介绍,为了能在10至11月时保持植物盛花期,这里也被作为一块试验田,到时要看看实际效果,并检验花草能否适应环境。
金桂是常绿植物,花香而呈金黄色;美国紫薇花呈鲜红色;红枫在春、夏、秋三季叶片均为红色;地被菊有粉、黄、红、紫等不同颜色;黄金菊花开黄色。“主色调为黄、红的‘国旗色’。”苏杨说,10至11月时,在绿色基底上,会开出黄、红色花,伴有红色枫叶,夜晚的栏杆上有白色和黄色的灯光,景色既热烈又浪漫。
苏杨介绍,真正大面积铺种植被要等到9月底,届时大约需要两周时间完成,以保持植物盛花期,迎接进口博览会。“这也是一项民生生态提升工程,为长远考虑,所有植物都选择多年生草本植物,降低后期管护成本。”
此次提升项目中,在扬虹路到建虹路高架之间核心段的北横泾以及小涞港,其两岸将重点进行绿化景观翻建改造,这两条河距离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分别为约800米和200米;其余几条河道岸边绿化将进行必要补种修整。
水质提升用上“秘密武器”
北横泾河道东侧、锡虹路桥以北约250米处的水岸上正在建设一处水处理设备间。“这套设备一天可处理2万吨水,去除水中杂质和藻类,配合其他水处理设施使用,基本可使这段北横泾的20万吨水量每10天循环清洁一次。”苏杨说,这套水处理装置投入应用后,平时的花销主要是电费和部分药剂费,在河道清洁中比较常见,成本可控。
每年夏季都是河道水质问题多发的高峰期——暴雨多,排入河道的雨水较多,污染随之增加;藻类多、生长快,对水质影响较大。鉴于此,项目建设方打算在扬虹路到建虹路核心段1.5公里北横泾的11个排水口上,都增配一套雨水收集处理装置。“这是纯物理的设备,只有滤网和滤料,不加化学试剂,经过长时间水处理工艺的检验。”苏杨说。
此次的河道改造和水质提升还有件“秘密武器”——高分子菌藻复合膜,一种纳米级高分子复合材料。“把河水抽上来,投加复合膜,它会在水里吸附藻类和杂质等,投加两三次就能改善水质,有效增加水中溶解氧;含氧量增加,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会长得更好,水体自净能力增加。”苏杨说,试验段做过两三次后,水体能见度达到 1米左右,配合其他设备设施,将来周边水体能见度有望达到1.5米。“能见度提高后,工人将在最核心区域的北横泾两岸各设置6至8米宽的水生植物和浮岛景观,比如沉水植物轮叶黑藻、苦草和挺水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