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科技馆原创展“物质2.0——21世纪情绪材料”开展 这只乒乓球缘何捏不瘪敲不碎
使用偏振膜制作的风车,通过风力作用,色彩变幻莫测。
观众在体验磁流体装置。均本报记者袁婧摄
人类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一次材料革命,然而关于材料的开发、设计、应用,却很少受到公众关注。上海科技馆原创展 “物质2.0——21世纪情绪材料”昨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1临展厅展出,展期至10月9日。
展览中,超过一半稀有材料都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策展团队用了近八个月时间打造五大主题展区:感官迷宫、安全感、梦幻感、幽默感和未来感,希望观众能从中触及材料和情感的关联。
如果材料能再 “给力”一点,许多科学问题将迎刃而解
许多科学难题其实都是材料问题,比如用煤发电。理论上说,相同容量的发电机组,从亚临界到超临界再到超超临界,大约每升级一代可降低煤耗约10克/千瓦时,人们为何不能一直提升发电机组的温度呢?因为材料。一套耐受700℃高温的锅炉造价,比耐受600℃的锅炉造价提高了十倍不止,因此,如果能降低高温耐受材料的价格,发电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乒乓球能给人安全感吗?捏一下它就瘪了。在“安全感”展区,展出了一只表面涂了纳米晶粒复合材料的银色乒乓球,即使你用榔头使劲敲,它“自岿然不动”。这是因为纳米金属的晶粒大小在10纳米左右,是普通金属的千分之一,晶粒尺寸越小,致密性越好,材料的整体强度就越高。
导电墨水的出现,解决了想要导电就必须在材料中嵌入电线的问题。用导线墨水画出的线可以使电池和发光元件之间通电,帮助我们简化传统电线线路。导电墨水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纳米银颗粒。
单纯好看已满足不了人类,新材料造就极致美感
为何艺术展的科学元素越来越多?大概是单纯的“好看”和“漂亮”已经满足不了挑剔的人类,人们开始追求基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的极致美感。
在“梦幻感”展区,那些违反地心引力的轻盈材料、莫奈都难易绘制的色彩、镶嵌着神奇织物和梦幻羽毛的亚克力,留住了许多游客的步伐。正如得益于管状颜料的发明,梵高可以直接将颜色涂抹在画面上,呈现极高的颜色饱和度一样,每一次美学观点的转变,都伴随着科学的突破和技艺的提升。
气凝胶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内部98%左右都是空气,却可以撑起自身一万倍的重量。想象一下,一种固体材料竟然呈现气体状态,并且透明度达到90%,是多么不可思议?这种违反地心引力的轻盈材料已经被美国宇航局用于设计新型宇航服,相信它还能被应用到更多方面。
世界上最薄的织物丝线仅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1/5,每平方米仅 5克。它采用超细涤纶细丝编织而成,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它,因此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种织物现在被用于制作奢侈品服装,也可用作投影银幕。
重新认识人与物质的关系,材料也有“喜怒哀乐”
材料也有 “喜怒哀乐”?展览试图通过100多种稀有材料样品和30多个互动装置告诉观众,只要我们在更深层次上了解身边的材料,就能感受它们带来的情感体验。
在这里,材料不再拥有固定的颜色。在 “幽默感”展区,一件由热转印材料制成的斗篷在游客手中传递,在普通灯光下它是黑色的,但只要打开闪光灯对着它拍摄一张照片,它就呈现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
在这里,材料也有自己的气味。将可产生芳香的油性物质放入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塑料或明胶颗粒中,通过柔版印刷工艺将这些微珠印在贴纸上,用手刮一下贴纸,这些微粒便会破裂,释放出香味物质。
“材料除了科学属性,正慢慢地被赋予性格和情感。比如,很耐弯的橡胶像是一位脾气很好、很可靠的朋友,未来我们与材料的关系将更加紧密。”该展览项目负责人张慧红说,这虽然是一个关于材料世界的展览,其实也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展览。通过观看 “物质2.0”展览,观众亦会在观摩和互动中重新审视人与物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