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城三甲医院担当医药科创“枢纽站”
文汇报  2018-07-10 13:34:00

  原标题: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以1.2亿元独家转让整形外科李青峰教授团队一项干细胞技术,创下该院迄今医生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金额——申城三甲医院担当医药科创“枢纽站”

  1.2亿元!就在7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与中合华浦 (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成果转化协议,以1.2亿元独家转让该院整形外科李青峰教授团队的一项干细胞技术。这是该院截至目前医生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的最大单。更为关键的是,市九医院正转型发展三甲医院的一大新角色——成为医药科创的 “枢纽站”,打造临床研究体系,聚拢产学研要素,一系列由医生发起的临床科技转化 “正在路上”。

  “三甲医院不应满足于现有医学,更应剑指未来,为老百姓探索更好的医疗。”市九医院院长吴皓教授告诉记者,去年起,市九医院启动转型发展,希望在治疗新方法、新指南、新药研发与医疗器械等原创医学领域打出 “中国牌”,而非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

  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试行)》新规出台。李青峰教授团队的 “脂肪干细胞及其衍生物在皮肤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项目,是该文件出台后实现成功转化的第一单。干细胞治疗属国际前沿医学,我国也非常重视。李青峰教授团队在脂肪干细胞用于皮肤相关治疗上取得突破进展,相关技术可应用于皮肤再生、愈合、移植等领域,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和效益巨大。

  根据市九医院与中合华浦签订的转化协议,将由中合华浦或其指定的出资方在上海注册成立一家新的生物医药公司,与李青峰干细胞项目团队独家合作。项目按阶段投资1.2亿元,前期支付市九医院1000万元许可费,待产品成功上市后,产品销售额的3%还将作为转化后期收益给予医院。

  这并非市九医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个案,乘着转化新规东风,一批科研成果走在了转化路上,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市九医院终身教授戴尅戎团队的一项骨科3D打印技术等。

  事实上,这份成果转化新规犹如一颗小小落子,背后是市九医院打造临床研究体系的一盘大棋。去年起,市九医院整合并搭建起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矩阵。除已有的口腔医学、组织工程、骨科内植物、耳鼻疾病转化医学、眼眶病眼肿瘤五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外,去年12月,作为上海市教委Ⅳ类高峰学科建设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牵头、依托市九医院进行实体化建设的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建成启动,搭建起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结枢纽。

  与此同时, “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 “高标准院级生物资源实体库”,以及致力于再生医学这一生命科学发展史上新里程碑的 “组织工程中心”,在市九医院被悉数整合进临床研究体系。这些平台矩阵带有浓重的“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多学科交叉”特点,这一特点同样 “复刻”于市九医院的临床学科。市九医院正大力推进 “研究型MDT(多学科临床诊疗团队)”,不同学科围绕同一疾病走到一起,他们不是简单地讨论临床解决方案,而是以提出创新技术、指南、治疗方法等为目标。

  为真正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家医院里还出现了不一样的人才,包括从全球引进的生物材料、药物研发、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服务成果转化的产业谈判专家,他们分散进入各平台,为全医院医务人员服务。

  吴皓告诉记者,据以往调研发现,依靠一个学科单打独斗搞转化的时代已过去,医院要推进重大临床科技成果转化,首先缺少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其次缺乏激励制度;第三需要医生观念革新,从满足于 “看好病就完事”或仅埋首于实验、满足于SCI论文发表,到如今将科研成果转化视为新追求。在吴皓看来,基于基础研究,推进临床转化研究,根本目标是把科研成果应用于人民的健康上,让大众真正获得医学科技成果的益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市九医院希望探索将医院打造成为一个融产业、人才、资本等要素的产学研融合创新 “枢纽站”,促进一批 “瞪羚” “独角兽” “隐形冠军”企业蓬勃发展。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