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上最早工人新村之一彭浦新村举行建村60周年主题论坛
新民晚报  2018-07-03 08:47:15

  从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到沪上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静安区彭浦新村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浓缩了时代变迁。7月2日下午,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砥砺前行六十载 引领彭浦新跨越”主题论坛,纪念彭浦新村建村60周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图说:“砥砺前行六十载 引领彭浦新跨越”主题论坛今举行。陈丽 摄

      论坛回顾彭浦新村建村60年来的社区发展,聚焦新村的未来规划,以彭浦新村的前世今生、未来发展作为主线,相互贯穿。论坛由东方卫视首席主播、新闻评论员骆新主持,首先播放了《美丽新家园 幸福彭浦人》彭浦新村建村60周年宣传片,展现了彭浦新村“新静安北亮点”的美丽宜居风貌,以及彭浦新村居民生活幸福、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致辞。

       论坛邀请了4位嘉宾分别发言,他们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员葛剑雄,原闸北区档案局副局长胡伟祖,社邻家景观设计师蒲佳,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何海兵。

       据介绍,彭浦新村的土地早先是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一批机电工业大厂落户走马塘以南的原彭浦乡地区,并在此建起了彭浦工业区,曾拥有“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第一台推土机、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第一台水管式工业锅炉”,相对应地,彭浦新村便是创造这些“第一”的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地。

       当年从彭浦新村任何一幢楼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步行只需几分钟。电影院、小菜场、学校、幼儿园、社区医院、公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新村附近。

       然而岁月变迁,如今的彭浦新村面临着房屋逐渐老旧、居民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等问题。如何在发展中传承、发扬工人精神?小区改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一系列新命题摆在了彭浦新村街道的面前。嘉宾们从城市文化、社区微更新、基层党建等不同角度切入,对彭浦新村的管理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曾经,住进工人新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早期,只有劳模、先进工作者才有可能分到这里的房子。但住房制度改革之后,一些家庭条件富裕的居民逐步搬离了。”交流环节,主持人和嘉宾纷纷回忆往昔,畅谈初识彭浦新村的印象,同时也对彭浦的未来充满了期许。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图说:共同启动《彭浦新村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发展规划意向白皮书》。陈丽 摄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彭浦新村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发展规划意向白皮书》 ,近日,彭浦新村街道借助社邻家,完成了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调研项目,通过科学、系统、多维度的调研方法,找寻社区“服务盲区”和“需更新设施的需求”,并结合依托居民出行轨迹研究而形成的“设施圈”理念,对彭浦新村的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的初期(三年)愿景进行规划,回应和引领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