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桥开发区:“小盆景”孕育出现代商贸中心
新民晚报  2018-06-26 09:11:41

  原标题:上海标志性首创案例征集|虹桥开发区:“小盆景”孕育出现代商贸中心

  从虹桥机场通往市中心,虹桥开发区当属必经之地。它的面积只有0.65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小的国家级开发区。但这片“弹丸之地”却留下了不少“首创”印记,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图说:虹桥开发区面积仅0.65平方公里,却留下了不少“首创”印记。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聚焦第三产业定位

       老上海们一定记得,几十年前,娄山关路延安西路这一块叫“马家角”,厂房农田星罗棋布。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片杂草丛生的田头,诞生了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1982年起,市政府就决定筹建上海第一个以吸引外资开发建设的新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虹桥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它“个头”最小,“身份”也独一无二,是全国最早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

      “老开发”常用“小盆景”来形容虹桥开发区。尽管袖珍玲珑,依然“海纳百川”,截至去年,在开发区注册的企业有1200余家,入驻的中外客商和贸易机构有2700多家。虹桥开发区单位面积产出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列,造就了现代化商贸功能。

       长宁区虹桥办主任袁祥庆介绍,长宁依托虹桥,以虹桥开发区为核心,形成了虹桥国际贸易中心,并与中山公园商业中心、临空经济园区共同形成虹桥涉外商务区三大组团,推动区域内新兴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探索企业管理模式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百废待兴”,城市不堪重负,财政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城市应当怎样建设与发展?这是重重叩击在人们心头的时代之问。

       虹桥开发区成立之初,面临同样的难题。一开始,只有市政府下拨的首笔开发费用:人民币3500万元。建设密度高、投资大,资金短缺是启动建设的最大障碍。

      “3500万元,怎么敢搞一个开发区?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想象。”原虹联公司副总经理周友琪感慨。但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人们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新路。

      1985年,沪港合资的上海虹桥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引进合作方资金3500万元。此后,虹桥开始了引进外资之路,截至2017年底,合同利用外资金额达40.01亿美元,开发区每平方米土地实际利用外资达5900美元。

       虹桥开发区的经营建设由虹联公司统一负责,开辟了企业管理的新模式。长宁区政府也积极配合,专门设立区政管理办公室,使行政管理和市场运作相得益彰。

       首树国际招标先例

       资金有了出路,紧跟而来的还有土地问题。如何盘活“弹丸之地”紧缺的土地资源?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虹桥开发区成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试验田”。

       位于仙霞路娄山关路的太阳广场,是一座现代化的商住两用楼。30年前,这里名为“虹桥26号”地块。它曾经吸引全球目光,在海内外引起强烈震动——这是上海第一块面向国际招标的地块。

       1988年8月8日,在这个“讨口彩”的日子里,该地块成功以总价2807万美元出让给日本孙氏企业有限公司,开辟了引进外资开发土地的新方式。紧接着,虹桥28-3C地块也开始面向国际招标。上海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开展土地批租的城市。

       成为对外开放窗口

      上世纪末,本报刊载过这样一张照片:透过世贸大厦的玻璃幕墙,人们争相观赏整洁美丽的“虹开发”。方寸黑白,收揽不尽开发区的全貌,却记录了一代人难以忘却的回忆。“像到了国外”是当时人们对它的主要印象。

       虹桥开发区是最先设有领事馆区的国家级开发区。如今,包括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在内的18国领馆已落户其中。涉外人员、外商办事处相对集聚,也带动了外资企业入驻。原虹联公司董事长孔庆忠介绍,为更好引进外资、推进项目,开发区还曾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方便中外客商投资经营。

       作为上海最早形成的涉外商务综合功能区,虹桥开发区周边的国际化程度也随之提升。例如,与之毗邻的古北就有“小小联合国”之称,全国第一批外销房、第一家涉外居民委员会均在此诞生。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虹桥开发区成功化身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目前,虹桥开发区已形成完备的对外服务体系,设有对外投资促进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