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技艺传承 鲁班锁将变身中国乐高
解放日报  2018-06-12 08:53:54

  原标题:非遗项目走进千家万户迎来越来越多参与者 技艺传承,鲁班锁将变身中国乐高

  因为微缩古建筑营造技艺,王震华成了网红。他花费5年用檀木做了祈年殿微缩模型,高463毫米,最大直径842毫米,是祈年殿缩小81倍后的效果。在江南记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闵行区主会场,王震华带着祈年殿微缩模型与鲁班锁而来。

  七千个零件全是榫卯

  从外观看,祈年殿模型工整得“过分”,没有雕梁画栋的花哨细节。模型神奇处,只有上手才能发现。每个零件都可以拆卸再组装,每道门都可以推开。从门板、门框、门梁、门楣到门上的装饰横梁,拆卸成8个小的零件。祈年殿微缩模型7108个零件,都是通过中国最传统的榫卯结构完成,没有使用任何粘贴剂,最小部件仅有1.5毫米。王震华在祈年殿微缩模型旁摆了一盒零件,指甲盖大的微缩鲁班锁吸引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谁能在两分钟内拆开。”几毫米的鲁班锁在四五个人手里转了十来分钟,没有人能拆开。“二十分钟也不行。”还是王震华出马,他用指尖轻推其中一根,锁立刻散开。“这不是乐高吗?”有人小声说。

  鲁班锁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连接支撑起建筑物,“经典鲁班锁一共六根,按固定顺序安装,前五根依靠榫卯结构锁定,但只要找出第六根,轻轻一抽,整个鲁班锁全部散开。”王震华透露,计划与小米合作制造中国榫卯架构的模型玩具,以故宫角楼、赵州桥为模板,两千多块零件完全由榫卯结构拼接而成。“什么时候有”“多少钱一个?”参观的年轻人好奇地问起了详情。

  非遗传承人亮出绝活

  如王震华般让古老手艺进入现代生活的同行还有许多。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举办的第八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上,中国、日本、韩国、伊朗、乌克兰等十余个国家的百余位艺术家,展示图案艳丽的金银雕刻、细密画、骆驼骨木盒和珐琅器等。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常沙娜、钱美华、钟连盛和龙泉青瓷代表性传承人夏侯辉、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及建窑建盏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水晶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领衔,带领的中国中青年艺术家团队也亮出各自绝活。

  “我们在传统工艺当中,寻找能够和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一些元素,比如原材料是草,我们用草进行整合后,诞生漂亮的饰品、胸针。传统金属餐具与西洋艺术结合,诞生新的产品。”在第六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来自韩国的代表这样介绍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趋势,创新案例不胜枚举。福建建阳建窑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传承人同样在传统工艺技能为中心的基础上,与现代手工艺进行融合。除了传统的茶盏形式外,他们还可根据当代文化特点,创造出大众喜爱的产品样式,如文具、饰品、灯具、办公用品等,“只有表现出属于这个时代审美品格的优秀产品,才能让传统工艺很好地延续发展。”建窑建盏技艺传承人如是说。

  三天展会30余项目参与

  非遗项目走进千家万户,正迎来越来越多参与者。在为期三天的江南记忆会场,除了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国家级项目“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外,还有市级项目“七宝皮影艺术”“莘庄钩针编结”“颛桥剪纸艺术”“上海细刻”等30多个项目参与展出,参观者能品尝到方糕、汤圆、海棠糕、小笼包、塌饼、马桥豆腐干等闵行区传统美食,还能购买各类传统项目的衍生品、小礼品、非遗丛书等。围绕市级非遗项目“漆器制作技艺”、区级非遗项目“生漆调制运用技艺”等,上海等地专家、传承人、爱好者纷纷赶来参与上海漆艺传承交流会”,大家展开视角多样的交流,献计献策,希望建立上海漆艺传承交流基地。

  而在刚刚落成的华漕手工技艺体验基地,除了王震华和他的祈年殿模型、鲁班锁,还有堆绣、犀皮漆修饰技艺、陶艺等手工体验。由三幢楼组成的体验基地,集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手工艺体验教室、作品展示厅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一群来参观的孩子们叽叽喳喳涌向各个教室,怀着好奇第一次打量这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玩意”。未来,这里将陆续开展季度“主题馆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