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创意”助力黔贵非遗融合时尚走向世界
文汇报  2018-06-08 09:11:39

  原标题:东华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激活贵州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上海创意”助力黔贵非遗融合时尚走向世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与高定礼服结合的锡绣礼服,与设计师品牌合作的侗族绣花包,与知名企业联合开发的精美头饰……这些刺绣都是来自贵州大山里的 “手艺人”的作品。每年5月,来自遥远贵州山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会来到上海,参加东华大学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连续三年,东华大学设计专业的教授们,一直在努力把民族艺术与学校时尚设计教育相结合,培养校园里的年轻人,同时让原生态的民族刺绣艺术能够被更多人所了解,通过现代设计语言的重新演绎,让久藏深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 “活”在当下,甚至走出国门。

  非遗传承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同样需要新鲜血液

  20位来自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学员今年已经在东华大学学习近一个月了,最常见的情形是,他们穿着亲手绣制的服饰,一边唱着贵州山歌一边飞针走线……

  “今年研修班的学生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特别年轻,而且学历也比以往高,其中不少已经拥有自己的刺绣企业。”非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告诉记者,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同样需要新鲜血液。 “年轻人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回到贵州后也能把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教给当地人。”

  自2016年9月以来,东华大学已举办了三期 “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一期非遗培训班,培养非遗传承人110余人。

  最初来参加研修班的多是当地年长的传承人,但今年来的人明显年轻多了。因此,研修班在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加入了更多实践表达环节。

  在刺绣元素时装设计表达课上,柯玲手把手、分步骤给设计零基础的学员们详解如何将一个传统刺绣图案举一反三,从材料、色彩、构图上进行系列化设计,实现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

  柳胜,是本期研修班唯一的男生。1983年出生的他,自八岁起便跟着外公学习剪纸,如今已是贵州省六盘水市彝族乡剪纸工艺第四代传人。他最初转行的原因很简单——一天完成一块绣片的话,就可以挣到100元。

  转行后柳胜发现, “刺绣的第一个步骤正好就是剪纸”。不过,剪纸和刺绣也有不同之处,比如简单的一勾,剪纸只需一刀,但刺绣至少要绣上六针。最初开始练习刺绣的柳胜,一个简单的图案也要绣上一整天,但他却甘之若饴。

  在传统图案基础上结合当下生活再创作,将剪纸作品的块面感和刺绣工艺的细腻线条感结合,柳胜渐渐摸出了门道, “到大学研修,让我大开眼界,知道有内涵的民族风格才是好的东西”。

  柳胜受到启发,重新设计了原来象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吉祥石榴花图案,把单色块填充的石榴籽改成象征美满生活的勾线桃花,像江南漏窗一样,画中有画,景中有景,虚实相间。 “柳胜的优势是抬手就能剪,随手就能画。”指导老师傅婷希望他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 “将剪纸艺术融入刺绣,创作出不同的刺绣作品”。——

  让传统贵州刺绣融合当代时尚设计,走向世界舞台

  学一学爱马仕如何让延续百年的标识图案与当下流行文化对接;去新天地、田子坊等创意园区以及上海滩、龙凤旗袍等海派时尚品牌企业调研时尚产品开发;尝试跳脱固有配色和刺绣工艺,使设计更符合现代都市人的审美……

  “参加研修的非遗传承人们都有扎实的刺绣技艺,如果能够开拓眼界,打开创新思路,那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收入,更能够推广我们的非遗文化。”让非遗刺绣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袁孟红思考最多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让年轻人理解和喜欢,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为此,研修班通过经典赏析、市场调研等多种渠道,为非遗传承人“拓开眼界”,还特别设置 “非遗实践课堂进工厂”环节,让学员们在东华大学课外教学实习基地尝试在皮革等不同载体上刺绣,探索更多产品延伸的可能性。

  “这是我第一次在皮革上刺绣,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来自黔西南万峰湖的布依族姑娘岑开连说, “以往我们只是做传统的贴布绣,整件衣服做起来费时费力,卖的价格也不高。”在傅婷的建议下,岑开连将当地绣在婴儿背巾上代表吉祥的图案剥离出来,用镂空方式贴在皮质手包上,传统图案立刻焕发出时尚感。在贵州已创办手工刺绣坊的岑开连表示, “回去以后,我要开发新的刺绣产品,在电商销售、客户需要等方面做细,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为了让这些非遗传承人能将自己的手艺推向市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学校召集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与20位非遗传承人结对共同创作。与苗族姑娘潘凤英合作的是服装设计专业研究生刘认,刚开始两个年轻人的合作并不顺利:刘认对苗族文化不了解,只能把绣片生硬地加在服装上;而潘凤英,也无法将刘认的创新设计稿完美地落实在绣片上。

  傅婷慢慢启发两个年轻人尝试对刺绣元素删繁就简,打破苗绣对称的形式,用当地人不可能使用的透明塑胶 (TPU)作为绣片基材,表达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相互渗透和碰撞的寓意。潘凤英慢慢打开了思路, “以前我们喜欢绣满整身衣服,但可能还不如就在某个地方绣一点效果好,传统的修饰少则精、多则满”。

  这样的培训,让研修学员们在学识、眼界和技艺上都有了提高。首届研修班学员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共同设计制作完成的结业作品,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等地展览,让传统贵州刺绣与当代时尚融合,走向世界舞台。

  “比起走向世界,我们更希望能将学到的东西回馈家乡。”

  “比起走向世界,我们更希望能将学到的东西回馈家乡。”在采访中,非遗传承人对记者说得最多的,就是希望将创新理念带回家乡、造福当地。

  学员王琴的家乡册亨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服饰之乡,可这个家家有织布机、个个会 “针”功夫的册亨县,很多留守妇女却是贫困户。已经靠卖绣品有了稳定收入的王琴开设了锦绣坊,集中了60多位留守妇女来锦绣坊上班,带动了附近三个村300多个妇女在家灵活就业。绣娘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边唱山歌边织布。王琴也被大伙选为县人大代表,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

  这次跟着老师看了很多原创工作室的产品后,王琴发现手包、高跟鞋、家居用品都能搭配刺绣来做。老师们在时尚买手讲座、时尚非遗产品产销管理等课上详细讲解的互联网营销更是让她大开眼界。

  本届研修班班长、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品牌 “梅子留香”创始人陈梅则往前走了一步, “来到东华大学,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而且技艺精湛的小伙伴,我们需要合作平台!”风风火火的陈梅说干就干,准备发起成立 “贵州刺绣大师联盟”,在研修期间就已与大半学员签订协议,下了多批订单。这些学员的刺绣作品未来将出现在贵州的机场。

  “如何细分和拓展品类,让更多都市人接受自己的产品,从设计理念到物材选用再到市场推广,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因此我们每年定时回访,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柯玲告诉记者。

  回访制度让老师们悉心解决学员们在拓展产品线过程中在款式、色彩、售卖方式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员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当代人乐于接受的元素,形成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营销的完整文创产业链,让更多人喜欢上贵州刺绣,让贵州刺绣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