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博物馆与公众生活间架起“超级连接”
文汇报  2018-05-18 08:54:11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上海,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承办地。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彰显“上海文化”标识度,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博物馆是重要津梁,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理念突破 社区化与生态化

  “超级连接”指的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化组织和网络化社会中人与人、人与机械沟通的范式转换。从文物收藏机构,到社会教育机构,再到社区服务机构,随着功能定位的悄然转变,博物馆的气质从“高冷”变得“亲民”,服务对象由单向度的观众个体向社区整体的彼此互动转变,服务内容由传统文化向时尚前沿延伸。

  博物馆与社区的连接首先体现在教育功能的普及。体验式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在“兴趣触发”和“学习参与”两个层面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博物馆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优势,一些世界一流的博物馆都在积极探索营造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学习生态体系。上海的博物馆也不乏创新之举。例如,上海博物馆在展厅内以浸入式戏剧《美狄亚》给观众带来了文物与文化的双重体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让夜晚的博物馆不再仅仅是好莱坞大片里的想象,而成为公众揭秘自然、获取知识的新渠道。

  诚然,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但时移世易,博物馆还是公众社交、生活体验和文化消费空间。上海当代艺术馆草间弥生展、余德耀美术馆“雨屋”展一时间成为市民约会出游的热门场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参与影像曾一度“霸屏”朋友圈。上海玻璃博物馆为市民提供婚礼庆典、跨年时尚派对的新去处,玻璃所营造的变幻光影增添了或浪漫或炫酷的独特氛围。这些现象的产生映射着公众生活理念的蝶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已从单一趋向多元、从追求数量趋向追求质量,呈现出“物质+文化”的复合型文化消费观,强调对象内容、意义和符号的文化赋值。博物馆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文化设施,所涉空间和内容资源都非常符合当前公众不断提升的心理需求,必将进一步融入新时代的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态。

  模式创新数字化与信息化

  中国博物馆正进入“智慧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全媒体等新技术的应用,深刻影响着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方式,重塑博物馆与公众和社区的连接方式,并推动博物馆文化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实践的产生。

  展览技术的创新,是博物馆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最直观体验。近几年,上海举办的不少展览都在积极突破公众对传统展览形式的认知。“不朽的梵高”运用感映技术将多媒体画廊与度身定制的展厅巧妙结合,通过高清晰的连环巨幅屏幕墙展现梵高画作;“丝路敦煌·幸福生存”文化艺术展运用裸眼3D技术呈现莫高窟中的“千手观音”和“涅槃卧佛”等敦煌展品。

  信息技术改变展览形式的同时,还惠及博物馆的公众服务与观众研究。比如,在原有的博物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和APP等传播工具之外,上海博物馆建立了国内首家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对藏品、观众客流、新媒体传播、展区观众行为、文创产品销售等数据进行监控与分析,推动博物馆从“经验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型。今年,上海将积极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力争每个国有博物馆内的重要藏品都可以通过扫码阅读,真正做到让市民把博物馆带回家。此外,“文化上海云”汇集了上海各个场馆的展览与服务信息,成为全国第三方文化资讯与统计平台的典型案例。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比如,大都会博物馆之于纽约,卢浮宫之于巴黎,大英博物馆之于伦敦,冬宫之于圣彼得堡……未来,上海将打造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等一大批文化新地标,于2020年做到平均每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在博物馆与公众生活之间架起“超级连接”,文化地标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上海文化”的金名片将擦得更亮。(作者张昱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