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宁解“多细胞社区”垃圾分类难题
2018-04-17 09:33:53  |  来源:文汇报  |  编辑:彭丽

  原标题:长宁区试点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可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合一仅半年,就一举根除困扰居民多年的“垃圾路”“绣花功夫”解“多细胞社区”垃圾分类难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长宁区上航新村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小区内垃圾的可回收率、减量率、投放准确率稳步提高。本报记者袁婧摄

  “垃圾路”,这是过去上航新村居民对小区篮球场旁一条小径的称呼。干湿混装、24小时无限制投放,垃圾几乎占去了路面的二分之一以上,挡住了消防通道不说,每到湿热季节,“垃圾路”上散发出阵阵恶臭,让居民十分难挨。

  去年10月,长宁区开始试点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可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合一两项工作。上航新村居民区紧邻虹桥枢纽,既有售后公房,也有普通商品房,居民组成流动性大、结构复杂,一系列“天然条件”让这个“多细胞社区”入选首批试点小区。

  半年过去了,两组数据勾勒出这个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居民对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支持率从30%上升至99%,投放准确率由65%增至99%。

  一户一档,摸清“多细胞社区”底数

  自去年试点开始,上航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雪菊手上多了一个小本子,记录姓名、年龄、职业、垃圾分类知晓程度,还有配合情况、入户宣传反馈情况等等。朱雪菊将小区里每户人家的数据都“刷”进了自己的大脑,随时调用。

  “就是要让居民知道,他们的情况你都熟悉,才能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朱雪菊说。

  流动性极强的租户人群,在城市社区管理中是公认的难管。但这块“硬骨头”却愣是被上航新村居民区给啃下了。先行试点的小区包括售后公房上航新村和商品房高登花园两个小区,332户居民中,租户占据了三分之一。由于毗邻虹桥枢纽,航空产业从业者又占了租户人数的近一半。针对这一现象,上航新村居民区与街道的航空行业党建联盟展开合作,将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居民名单向其所在单位反映。由此,一位对垃圾分类颇有微词的空姐一改之前的强硬态度,主动招呼了一批空乘积极响应配合。由于小区垃圾投放的时间与空乘的作息难以配合,在志愿者的建议下,空乘们排起了自己的垃圾投放“分工表”,确保没有航班飞行任务的空乘负责当天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实时更新,垃圾减量成效居民看得见

  前端分拣、后端混运,这一现象一直为居民们所诟病,并导致大家对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上航新村居民区特地在实践中加入了独创的数据分析:可回收垃圾重量、干垃圾重量、减量比例……一系列翔实数据在小区垃圾厢房公示栏上日日更新,居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垃圾减量的动态。哪一天减量垃圾最多,渐渐成了居民们社区谈心的热门话题。试点启动以来短短半年,上航新村居民区垃圾减量率从试点前的日均30.7%上升到现在的日均54.78%。

  长达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何以一朝改变?朱雪菊坦言,上航新村居民区的垃圾分类也经历过瓶颈期:一开始,在志愿者团队的宣传下,约有70%的小区居民初步同意垃圾分类方案;然而过了两个星期,居民们的热情慢慢消退,从下楼即可扔垃圾变成了要走到统一的垃圾厢房,从24小时投放变成了每天有固定的6小时允许投放,让许多居民觉得垃圾分类这件愿景美好的事有些麻烦。

  但居委会和志愿者的坚持让居民们一点点看到了改变的发生。每天的干垃圾量由原来的16桶减少到9桶,总是散发着恶臭的“垃圾路”渐渐散去了刺鼻的臭味,原先脏水肆流的路面也变得整洁起来……慢慢地,询问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的居民少了,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候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多了。他们说,看到垃圾减量的数字不断攀升,心底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贴心发明,细节处着手推进垃圾分类

  上航新村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铺开,离不开一个“智囊团”的小小发明。记者在垃圾厢房旁的志愿者休息室看见了这个“脑洞大开”的贴心小发明。

  小区垃圾厢房旁放置着一台绿色账户自助兑换机,居民可以用垃圾分类“挣”来的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然而,对于上了年纪的阿姨爷叔来说,要“扫”清楚小小的二维码不容易。心细手巧的志愿者设计了一款小型支架,如今已发展到了3.0版本———支架为绿色账户卡和手机摄像头预留了相应的位置,人们只要把手机直接放在支架上,轻轻点击手机上的扫码键,就可以自动对焦。

  每天,由小区居民、党员组建的志愿者队伍分成两班按时上岗。记者来到小区的时候,志愿者张夏萍阿姨正在记录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垃圾厢房门口没有人乱扔垃圾、投放总人次172、投放率55%、准确率100%……

  程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源说,垃圾分类是最考校社区治理“绣花功夫”的事情,如今居民们都已学会破袋投放,也习惯了将湿垃圾放入指定区域,再将塑料袋放入干垃圾指定点。今年,街道还将在辖区内的其他居民区继续推广摸索,争取尽快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程家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