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昆剧团抢救修复“南戏之祖”
2018-03-09 13:12:57  |  来源:解放日报  |  编辑:彭丽

  原标题:上昆抢救修复“南戏之祖”新《琵琶记》首演,小生迎来“极限挑战”

  上海昆剧团近日在天蟾逸夫舞推出新排剧目《琵琶记》。作为上昆“致敬经典”系列作品之一,该剧由“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黎安领衔主演,这也是他入选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元代戏剧家高则诚根据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等创作而成的《琵琶记》,讲述了蔡伯喈与父母、妻子赵五娘一家的离合悲欢,因有赵五娘携琵琶上京寻夫的情节,所以得名。《琵琶记》革新早期南戏俚俗粗糙的弊病,在双线结构、语言技巧、音律规范等方面都臻于成熟,因此被誉为“南戏之祖”。可惜随着历史变迁,《琵琶记》逐渐失传。全本共四十二出,近现代昆曲“传字辈”艺人能演近二十出,至上海“昆大班”“昆二班”等只传承了约十出左右,较为完整的全本演出已绝迹舞台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昆剧团着手抢救、恢复了部分传统折子戏,之后参照民间故事与早期南戏“雷击蔡伯喈、马踏赵五娘”的结局推出改编版本。

  上海昆剧团此次推出的《琵琶记》采用“修旧如旧”的办法,立足于传统,文本上高度尊重高则诚的原著,演唱、表演上维持昆曲水磨细腻的本真色彩,同时在视觉呈现上融入新的元素。与过往演出不同,新排《琵琶记》以男主角蔡伯喈的心路与人生历程为主线,从重新梳理文本、整理唱腔、设计身段到练乐排练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原作诞生于元代,蔡伯喈一角身上同时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封建社会的落后观念。新排《琵琶记》结尾抛弃高则诚原著中“一门旌奖”的大团圆结尾,停留在蔡伯喈与赵五娘夫妻重逢,却在同时得知双亲去世噩耗的情节。功名利禄、家庭天伦如同天平的两端,平衡与取舍之间,蔡伯喈所面临的人生困境至今仍有深远意义。

  新排《琵琶记》重点恢复多个小生为主的传统折子戏。《辞朝》不见舞台多年,仅有剧本与曲谱存世,前半出是昆曲中仅存的一套“唐宋大曲”,小生一气呵成唱全需要近15分钟。其他如《南浦》《盘夫》《书馆》等以深厚唱功见长的折子也纳入全本呈现。一个晚上连续演唱数折,无论从唱功、表演、体力等来说都堪称小生演员的“极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