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游客人在画中游 市民人在画中居
2018-02-22 09:33:44  |  来源:解放日报  |  编辑:彭丽

  原标题:扬州以民为先科学保护,老城区格局得到保留,居住品质得到提升 游客人在画中游,市民人在画中居

  今年春节回乡,难得跟着家里长辈走了回亲戚,发现古城扬州风貌依旧,老城街巷生活品质却变化很大。

  昔日老城告别“脏乱差”

  舅爷爷家住广陵区东关街道的湾子街,这里文物古迹分布密集,不仅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与传统风貌建筑,不少老字号也曾云集于此,如今,它从古时繁华的商业街变成了居民区。砖瓦堆砌的平房之间,虽保留着一代代“老扬州”的珍贵回忆,曾经也堪称“脏”“乱”的典型——小巷道路坑洼不平,路边的垃圾堆到了夏天就散发出阵阵恶臭,来往行人只好掩鼻疾走,而由于下水道等基本设施尚不完善,居民在家门口水池洗菜洗碗产生的生活污水常常流至道路中央,更不必说家中没有卫生间带来的如厕难……此番旧地重游,老街还是那条老街,眼前景象却已焕然一新,甚至走到门前我都没认出来。

  虽然一如往昔的古色古香,住宅从里到外却干净宽敞了许多。门前街道仍是青砖路面,但再无垃圾、污水的痕迹,院子里原先用来遮风挡雨却大煞风景的破旧黄色塑料布顶棚也不见了踪影。虽然外表变化不大,屋里从装潢到家具都已经更新换代,在专门辟出的卫生间里,还装上了抽水马桶。

  “你们家儿子在西边新城区买的新房不是已经装修好了吗,你为啥不搬过去啊?高层住宅楼住着多惬意。”说话间,爸爸问道。

  “反正我是不搬。”舅爷爷答得干脆,“外地游客来扬州观光,走进这老城区,都说像是‘人在画中游’,那我住在这不就是‘人在画中居’?这么好的环境,就是拿新房子和我换,我也不换啊。”

  如他所言,古城是扬州的根,文化则是扬州的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扬州的城市名片,作为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历来就注重对古城的保护,从历史遗迹到古宅名园,从历史建筑到街巷肌理,都坚守着全面保护、全城保护的铁律。不仅出台了《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体系和技术规范,还于去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扬州古城保护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针对古城在保护和利用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作出科学合理、可行管用的立法安排。

  大拆大建不是“现代化”

  规划先行的基础是认识的提高。“到欧洲去看看,你就会发现,很多古城镇都留了下来,现代化水平也很高。”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多年来一直对扬州赞誉有加,他多次表示,在全国范围内,扬州的古城保护整体较好,古城的格局基本都得以保留。“扬州的明清古城,很早就划定了保护范围,没有大拆大建。充分说明保护古城镇与建设现代化之间没有矛盾。”在他看来,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拆旧城建新城,大拆大建,千城一面,那是简单的经济增长,不可取。”“老城区的居民骨子里就有对历史保护的热情。”东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徐超则认为,除了科学规划与技术层面的严谨实施,居民的积极态度也是重要一环。“看到哪里有历史建筑被破坏、违法利用了,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家家户户修缮房屋,也都力求原汁原味,甚至连砌墙用的砖,敲下来以后都留着,以便日后重新砌上。”

  扬州东关街内有一处“祥庐”。近20年前,市民杜祥开在翻修自家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宅时,在30多平方米的庭院中精心修葺了一座私家园林,院落不大,却精巧雅致。院墙一隅凿有水池,池水流过小红桥下,东南建有角亭,亭上有匾有联,飞檐凌空,假山环绕,花木点缀,被称为“扬州最小的园林”。杜祥开说,修建这样一座园子纯粹就是因为“热爱”,他希望,自己能影响更多扬州人,喜欢并保护扬州的历史文化。

  保护利用始终“为了人”

  城是人的集聚,无人不成城、人少城不兴、兴城先聚人,新城如此,古城亦如此。徐超说,在古城保护利用工作中,始终要把民生改善作为古城保护的重点,造福百姓。如今老城区的居住环境早已今非昔比,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老城区已有数百户民居按照“自主参与,政府补贴”原则进行了整治修缮。更贴心的是,修缮房屋的费用,政府还不同程度予以补贴。

  他介绍,近几年,该区累计翻建了老城街巷207条,加强对老城区供电、通讯等杆线整理和整治,还配套建设了一批停车场、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先后新铺设燃气管道15公里,新增用户9500户,古城居住环境有效改善。同时,街道还通过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除夕晚间,就有上千名干部与志愿者走街串巷,巡视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情况。

  以民为先,科学保护,扬州这座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城,也迎来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