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机械厂(安徽舒城)
人民网上海1月15日电 (记者 曹玲娟)一个全是断壁残垣的摄影展,却吸引了几乎是爆棚的参观者——以记录上个世纪60年代上海“小三线”为主题的上海“小三线”纪实摄影展13日在沪开幕,数百名摄影爱好者和原小三线退休职工来到展览现场,在光影的记录里寻找尘封的记忆。
安徽贵池的八五钢厂、安徽宁国的古田医院、安徽绩溪的海峰印刷厂、安徽屯溪的红旗机械厂……展览共展出80幅纪实摄影作品,通过光影技艺记录着时代当中的上海“小三线”。这些作品,由刘洪、马春雷、孙学杰、吕家富、丁林、张霞6位摄影爱好者历时二年时间,往返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山区总行程近万公里拍摄而来。“如果无法阻止三线历史建筑的风雨剥蚀,那就必须拿起相机用影像来定格这块当年建设者曾经生活和工作的热土。”记录者们说,这是在以最真诚的方式,向“小三线”建设者致敬。
1964年至198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在前后24年时间里,上海是中国“小三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当时,仅位于安徽和浙江的上海“小三线”建设工程就有7万余名上海干部职工及其家属,他们背井离乡,远赴皖南和浙西的山沟中开山炸石、架桥修路,硬是在当地的密林中建设出了81家军工企事业单位。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的上海“小三线”。
1988年后,上海将安徽的80家“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安徽地方管辖和经营。时光荏苒,如今,上海“小三线”的建设者们早已各奔东西,步入花甲之年。这些当年由整整一代人付出近三十年的青春与汗水建设完成的建筑,在建设完成约半个世纪之后,饱经岁月侵蚀,早已变成断壁残垣,仅剩墙上那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质量是生命线”字样的标语,能一窥当年的热火朝天。在当天展示的摄影作品中,这些残存的建筑,如今,依旧安静地躺在深山密林之中,用另外一种方式记录着历史。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同时也是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子课题主持人之一的徐有威说,摄制组运用各种摄影手法,进行抢救性釆访拍摄,为留住“小三线”影像这个历史性工作,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坚信,随着岁月的流逝,若干年后,当这些上海‘小三线’旧址在地球上彻底不复存在时,我们的后人,会通过这些相关的史书和摄影作品,了解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社会。”
面对80幅摄影作品,已经62岁的“小三线”退休老职工贺兴根激动表示,感谢多名摄影者用光影记录了他们曾经的青葱岁月,让他们再次记忆那段为新中国奋斗的时光。据悉,该展相关摄影作品同时归入《尘封记忆》画册,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并于当天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