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管层紧盯上市公司业绩“变脸”
2018-01-16 13:10:55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编辑:陆琲嘉

  进入年报披露季,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戏码频频上演。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5家公司修正业绩预告。其中,沃生生物更是从预计盈利几千万变更为预亏超过5亿元。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情况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不少上市公司因此收到监管函或问询函,*ST天成今年1月更是因此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业绩“变脸”频现

  1月15日晚间,智慧农业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7年亏损2.1亿-2.7亿元,而公司在三季报中预计全年业绩将扭亏为盈。对于修正业绩预告的原因,公司表示业绩大幅下调是受到了农机行业整体环境的影响。此外,公司资产处置未能按预计进度实施。

  类似智慧农业的业绩“变脸”并非个例。沃森生物1月13日公告称,预计2017年亏损5.34亿元-5.39亿元,而在三季报中,公司还预计2017年净利润为3000万元-5100万元。这意味着短短两个月,沃森生物净利润突然“蒸发”超过5亿元。

  沃森生物将业绩“变脸”的罪魁祸首归结为业绩对赌。公司表示,转让资产河北大安业绩未达标,公司需承担相应赔付责任,预计导致2017年净利润亏损4.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沃森生物三年内的第二次业绩大“变脸”。2016年4月,沃森生物发布《2015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净利润从亏损3.89亿元变成亏损8.41亿元。

  此外,成飞集成、泰尔股份、青岛金王等上市公司也大幅下修了业绩预告。成飞集成1月13日公告称,2017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三季报中预计的约-1900万元至500万元,修正为约-1.02亿元至-6200万元。对于业绩下调的原因,成飞集成归结于补贴退坡、车厂压价、上游材料涨价以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

  业绩变脸的原因五花八门,包括业绩对赌失败、破产重组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其中,行业周期性变化、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各项成本费用大幅提升等成为普遍理由。

  监管层重拳打击

  2017年以来,*ST墨龙、青龙管业、贝因美、*ST众和等公司业绩大幅“变脸”,不少公司业绩大“变脸”更是引起股价“闪崩”,种种异常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此前,针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交易所通过监管函、问询函等方式加强了监管。如2017年11月23日,深交所分别针对*ST烯碳和*ST华泽业绩“变脸”情况发布监管函。

  比如,交易所发给*ST烯碳的监管函就指出,*ST烯碳2017年上半年业绩与已披露业绩预告存在较大差异,但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ST烯碳的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要求公司及全体高管吸取教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ST天成更是因业绩变脸被立案调查。*ST天成1月11日公告称,近日收到《调查通知书》,证监会对公司“2016年年度业绩预告与年度报告业绩披露差异”进行立案调查。

  此次调查源于公司2016年年报与业绩预告的净利相差上亿元。2017年1月26日,天成控股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度将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万-1500万元。2017年4月23日,公司公告称,与年审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后,预计2016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00万元。年报显示,天成控股2016年度亏损9895.96万元。

  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从发监管函到立案调查,表明执法越来越严格,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处罚手段也在升级。

  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2018年年初,上交所发布了新修订的业绩预告、业绩快报等五项临时公告格式指引。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上市公司需明确区分并披露业绩变动的具体原因,包括主营业务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影响、会计处理影响、上年比较基数较小等。

  同时,修订后的格式指引新增了重要内容提示部分,重点突出披露本次业绩变动的方向、变动金额、变动区间以及非经常损益的影响情况等,便于投资者快速了解本次业绩预告的关键信息。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为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上市公司在进行业绩披露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规范运作,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忠实勤勉义务,促使公司规范运作,并保证公司及时、公平、真实、准确和完整地披露所有重大信息。有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确认的模糊空间,发布粉饰过的业绩公告,拉动股价上涨。严厉禁止这种诱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同时行为主体将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2017年9月,深交所表示,对业绩大幅修正的公司予以高度关注,特别是修正后业绩变脸的公司。要求公司详细披露业绩预计变更的原因。深交所指出,对于业绩预计修正存在违规的行为,后续将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上海金融研究所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进入年报披露季,不排除有的公司存在通过利润调节进行业绩“洗澡”的情况,并慎防业绩“变脸”成股价操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