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编剧扶持机制催生新人新作

2017-12-18 09:17:26|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针对编剧队伍人才短缺、青年编剧成才困难这一现象,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从2013年起推出了五环相扣的青年编剧扶持机制:对青年编剧的入选剧目实施资助,为他们提供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等剧本创作的资金;为入选剧本资助的青年编剧,配备一对一的导师进行辅导,指导修改剧本;通过剧本朗读会,向文艺院团和影视机构推荐青年编剧修改打磨后比较成熟的剧本;对于接排青年编剧剧本的院团和制作机构给予“落地”配套资助,促成作品呈现在舞台和银幕上;对获得资助的青年编剧剧本进行汇集出版

  2017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青年编剧扶持项目剧本朗读会昨天举行。话剧《心结》《大明崇祯五年纪事》等六个剧本以片段朗读的方式,向文艺院团和观众推荐展示。这六个剧本大多涉及上海的历史与今天,体现出青年编剧对现实的关注和历史的观照。朗读会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和上海锦辉艺术传播公司的三个团队演绎了这六部青年编剧的作品。

  剧本朗读会昨天首次在网络平台直播,累计观看23.3万人次,同时观看人数最高达1.3万。

  扶持机制 五环紧扣

  剧本朗读会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实施的青年编剧扶持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多年来,编剧人才青黄不接,在影视与舞台艺术,尤其是戏曲领域更为突出。一方面,著名的编剧稿约繁重,应接不暇;而大量编剧专业的毕业生以及有志于剧本创作的青年人却缺乏实践机会,难以成才。

  针对编剧队伍人才短缺、青年编剧成才困难这一现象,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经过深入调研,从2013年起推出了五环相扣的青年编剧扶持机制:对青年编剧的入选剧目实施资助,为他们提供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等剧本创作的资金;为入选剧本资助的青年编剧,配备一对一的导师进行辅导,指导修改剧本;通过剧本朗读会,向文艺院团和影视机构推荐青年编剧修改打磨后比较成熟的剧本;对于接排青年编剧剧本的院团和制作机构给予“落地”配套资助,促成作品呈现在舞台和银幕上;对获得资助的青年编剧剧本进行汇集出版。

  这五环紧扣的扶持机制,在青年编剧中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实现“编剧梦”的希望。曾多次呼吁改善青年编剧成才现状的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主任陆军教授,对基金会这一扶持机制高度评价。

  他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推出的这一机制,有文化情怀,又具操作性,在当前的文化氛围和市场经济环境下,是培养青年编剧人才成长的切实有效的举措。

  青年编剧新作涌现

  机制实施以来,青年编剧申报踊跃。而甘为青年编剧作“人梯”、参与辅导创作的就有44位术业有专攻的导师,他们都是著名的教授、编剧、导演和戏剧评论家。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有104位青年编剧的114个剧本获得资助完成立项。其中,有的作品还在国内外获得了奖项。例如,邵宁的话剧剧本《汇贤坊》获得了第十三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周赟的电影剧本《头条女王》获得了加拿大国际创作电影节“故事长片最佳剧本奖”和内华达电影节“铂金剧本奖”。

  而在114个剧本中,又有31个项目获得基金会的二度呈现“落地”配套资助后,由上海和兄弟省市的文艺院团和影视公司推向舞台和银幕。目前已有18部作品与观众见面。其中颜雷编剧的电影《归去》还获得了纽约独立电影节、美国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法国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殷切期望呼应时代

  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根据市委部署,将努力擦亮上海文化的金名片。日前出台的文创“50条”又为上海演艺业影视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好契机。在参加朗读会的不少专家看来,这也是为上海青年编剧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舞台。著名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熊源伟教授感慨:“中国戏剧史上,像曹禺、吴祖光先生这样的伟大剧作家,都在青年时代就贡献了杰出作品。在新时代,我相信有了文化大发展的前提,有了良好的扶持机制,上海将会涌现更多优秀青年编剧,催生出伟大的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润教授等多位导师认为,面对大好机遇,青年编剧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文艺观,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涵养和艺术修养,甘于寂寞,力戒浮躁,潜下心来努力创作优秀作品,呼应时代,服务人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