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建“物联数联智联”智慧城区

2017-11-29 08:50:35|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人工智能规划出台后,杨浦区率先开出产业政策布局清单 建“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智慧城区

  2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3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2到3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1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2到5家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及市科委等部门共同制订的《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后仅仅两周,杨浦区率先开出了一张面向2020年的布局清单:要建成“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区,成为全国领先的综合应用创新示范基地,打造百亿元级产值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近240家人工智能企业串成生态链条

  再过一个月,专注于英语教育的人工智能企业“流利说”即将整体搬入长阳创谷B栋,这意味着,这家企业正式从“蚂蚁雄兵”迈入“大象起舞”阶段。这个过程,“流利说”仅仅用了五年。“2012年9月,我们在杨浦区起步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联合创始人林晖还记得彼时的雄心壮志———要做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驱动型教育科技公司,要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要成为全市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如今,这个梦想越来越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杨浦区已有239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其中今年新增企业达到58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杨浦区副区长谈兵告诉记者。看准企业特色,杨浦区绘制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与重点项目。“政策的设计围绕着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服务平台四大板块展开。”谈兵透露,在基础支撑类板块,将团结新思科技、华虹科技、新智超脑等一批智能芯片企业;在核心技术板块,将包含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在应用板块,涵盖了科技金融、先进制造、智能驾驶、智能传感等不同应用场景;而上海杨浦区芯片产业创新中心和服务机器人产业园、企源人工智能平台等项目则会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支撑。这些构成了杨浦区“物联、数联、智联”的生态建设。

  创新空间广阔,配套措施丰富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杨浦区积淀已久。2010年,杨浦区获得上海市授牌的云计算创新基地(上海云基地),此后又获得上海市授牌的大数据创新基地,经过几年扶持和发展,已培育出大批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独角兽”企业,在算法能力、场景数据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累。

  记者了解到,在配套措施上,杨浦区给予了足够的政策支持。比如,对于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全国乃至全球标杆型机构,杨浦区开出了高达500万元的开办费补贴、租房补贴和高达100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领军企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研发投入经评估后予以10%的补贴,最高达到500万元;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初创型企业,有机会入驻创新基地并获得房租补贴……“我们已发起成立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创新为投资方向的创投基金,首期金额约为1.2亿元,重点投向区内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初创期企业。”谈兵说。

  打破线下“围墙”,开放融合线上“数据围墙”

  在杨浦区的创新创业“基因”中,打破“围墙”一直是特色。这一次,针对人工智能研发费用高、实验室昂贵的痛点,杨浦区通过政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做了科研前瞻式布局。记者了解到,杨浦区与复旦大学等将共同建设上海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功能型平台、上海大数据金融创新中心及上海智能产业研究院,这三大平台将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上万平方米的公共实验室,帮助企业加速新兴科技成果转化。

  线下的“围墙”打破了,线上的“数据围墙”也在开放融合。谈兵表示,杨浦区正在着力构建区级数据汇聚平台,汇聚各条线部门的行业数据,同时制定政府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加快各部门、各有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