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连续第五次参加童书展,每天排满了洽谈会面。今年童书展的时间与美国感恩节假期重合了,但我们依然觉得假期来参展非常值得。”为期3天的2017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昨天落幕,美国参展商Children’sbookUSA(“美国儿童图书”)总监维多利亚·萨瑟兰在展位整理样书时说。
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国际性童书展会,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不仅是家长和孩子的阅读盛宴,也为中国童书展出版业“走出去”“引进来”搭建了信息、产品和版权的交流交易平台。今年海外参展商数量占展商总数的40%,达成了数量可观的贸易意向。
成长故事是儿童文学重要主题
“过去都是我们去外国展商那儿发现可以引进的好书、好绘本;这两年,我们也尝试着把自己原创的图画书和其他作品推出去。”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说,中国的好故事不仅应该让中国读者“情有独钟”,也应该让世界读者发现其价值。上海作家殷健灵的儿童文学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被一家美国出版社相中版权,“成长故事是世界各国所有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厚重、开阔的民族记忆上长出的轻灵的成长花朵,有可能打动世界各国读者。”
少年儿童出版社在童书展上达成多项版权成果,其中输出品种24种、输出意向20种。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一连串奖项的《布罗镇的邮递员》与韩国惠江出版社、埃及大学出版社、越南金童出版社签订了版权输出合同,与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伊朗等国出版社达成了初步意向。在专家看来,成长和寻找自我,生态与和谐自然,是世界共通的主题,也是中国正在经历的故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及《人物谱》,以中华传统故事为蓝本,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民族情感,这两套书在童书展上一亮相即引起国外版权商的关注并接洽版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我们说了很多年的一句话,但怎样真正把它实践好,需要精耕细作内容。”一位出版业内人士说。
绘本也存在“偏食”现象
“中国已经有一大批很优秀的插画师了,在国际上慢慢有了自己响亮的声音。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维护好这个声音,让它越来越具有辨识度。”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得主、巴西知名作家罗杰·米罗在本届童书展上推出自编自绘的《小心翼翼》中文版。在他看来,民族性并非一种刻板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吸引人,这是世界读者想了解的中国故事。而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事,也是真正的中国故事。”
和儿童文学作品相比,绘本由于文字量不多、画面性更强,有了冲破语言障碍的更多可能性。但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看来,即便是绘本,也存在“偏食”现象,“比如引进欧美和日本绘本较多,小语种国家的绘本比较少见。”《小心翼翼》收录在“七彩云世界绘本馆”系列中,目前已出版近30种,全部出自非英语主流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很重要,每个国家的孩子都应该通过阅读了解世界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而不仅仅偏向某一种。”罗杰·米罗说,中国作家的绘本也许和巴西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绘本一样面临相似的境遇,“但正如我在中国找到知音一样,保持自己的风格,说自己想说的故事,就一定会找到读者。”
“童书展上,美国和日本的出版社对我们去年出版的绘本《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很感兴趣,插画家九儿的《想要正好的遇见》《回不去的故乡》受到加拿大出版社的青睐,一家法国出版社还想开发音乐书。”颜小鹂说,“外国读者对《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感兴趣,体现了中国美食的世界征服力,美食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九儿的绘本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十分细腻。对绘本来说,趣味与好故事是吸引读者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