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不拓宽”的道路上展望上海

2017-10-30 14:27:44|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在这些“永不拓宽”的道路上,我们追忆展望上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说:观众参观“符号上海——上海风貌保护道路文化之旅系列展览” 杨建正 摄

  上海的历史风貌街区像一位位来自时间深处却在当下继续呼吸着的老者,默默地立于一个个街口面向往来的现代人,他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底蕴。正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进行的“符号上海——上海风貌保护道路文化之旅系列展览”,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并将延期到11月12日结束。据统计,参观人次达到了6万多人,从原先大部分参观者为外埠和国外游客,到如今有一半以上的参观者都是闻讯而来的本埠人士,他们在展厅里寻找,回忆,比对,展望……

  今年是上海市政府颁发《关于本市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管理的若干意见》10周年,十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历史风貌道路(街巷)的保护,确定了中心城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144条道路(街巷)为保护对象,上海拥有了一批“永不拓宽”的历史风貌道路。展览正是基于这个前提,在新老照片的对比、街道历史的导读、绘画与书写的互文片断中,带领参观者进入这些可以感受的历史,触摸到今日城市更新发展的动力。  

  观众反应的自信

  展览特意设置的留言板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钟情、留恋与希望。“垂暮之年,重温历史,追忆旧情旧梦,别有一番滋味”。这是一对普通的上海老夫妇,参观上海风貌保护道路文化之旅《街巷·记忆》展览后在留言本上写下的留言。他们俩在每一幅展品前驻足流连,在每一段文字前轻声阅读,或许在某条道路上曾有他们的牵手之约,某一幢建筑中曾有他们的生活点滴……

  退休了的花女士和丈夫在展厅里徜徉良久,她出生长大于武夷路,出嫁到杨浦,年轻时一直看到街上的老洋房,十分熟悉外观,却不知道里面发生的故事,参观这个展览令她想起了自己的年轻时代,也增加了对于时代和城市的理解。  

  对于老上海人,每一条熟悉的街道里都充满了回忆;对于非土生土长的市民,城市的历史风貌区便是认知多年的城市符号。王女士来上海十多年,家住在新静安,每到空闲时分,她就会坐上几站地铁到衡山路华山路一带,出了地铁换上共享单车,自由穿梭于富民路、常熟路、华亭路等等老房子的聚集地,她说,展览上看到的64个历史风貌保护区,大部分都骑着单车逛过了,“在绿阴遍地的街道上慢悠悠地边骑边看,会发现,这里才是年轻时候心里一直向往的真正的上海呀。”

  来自德国的库斯曼在展厅中寻找着祖父的足迹,他的祖父早年曾经在上海的洋行里担任高级职员,可是洋行的具体位置信息残缺不全。库斯曼仔仔细细地观看了外滩历史风貌区内的今昔建筑照片,虽无法辨认究竟哪幢建筑是祖父心心念念惦记着的,但他依然觉得照片中的街巷亲切无比,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上海城市规划馆总工程师,也是这个展览的策展人翁文斌发现,每逢周末,展厅里多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城规馆参观展览,一些孩子尚年幼,对所见所闻懵懵懂懂;一些孩子在图像中分辨出了自己生活之地的今昔,惊讶不已。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对生活的“家乡”有一个认识。城市里的童年里没有小溪没有草原没有老槐树,只有一条条的街道和这些街道中的人,可以成为日后即使远赴异国他乡也能在记忆中检索到的途径。“对城市的历史有认知,对城市的文化有自信,才可能说到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和保护有自觉。”希望参观者能与城市的发展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是这个展览的初衷。  

  新旧时空的倒影

  街巷,生活在城市里的对此都有从基因上诞生的亲近感。《街巷·记忆》部分中,门口一张张卡纸上写着都有一条风貌保护道路的两个路名,上方对应2017年,下方则存在于1932年。“筑于上世纪30年代,长820米的五原路,原名赵主教路,赵主教是旅华法国教士玛勒斯卡,取汉姓赵。1943年10月,改名五原路,该名出自今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原绥远省县名。”翁文斌介绍。展览展出了街区的影像对比:八九十年前的衡山路上,两边的农田正处于收割的季节,笔直的道路一眼便遥望到尽头的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哥特式尖顶直指天空,而如今,衡山路两边绿荫成行,各个时期建起的高楼叠加,使一览无余的场景只能停留在历史模模糊糊的影像中。  

  翁文斌介绍,上海的64条“永不拓宽”的风貌保护道路中,徐汇区共有32条,展出的徐汇区风貌道路保护案例,以图、文,并配以1:150的道路精雕模型和改造案例三种形式呈现,激活了历史人文空间氛围。改造从店招店牌、建筑立面、围墙与出入口、公共空间和绿化、街具及公共艺术设施、道板和树池、交通设施、外露管线与设备、标识与铭牌、照明设施等十大景观要素进行系统梳理,最终,还原了一个有记忆、有故事、有温度、有文化气息的历史街区。  

  岳阳路的改造成为一个典例,好德超市门面为了历史风貌保护而收缩一贯的标示,玩具店改造了怪诞鲜艳的橱窗风格使之与周围的色调相协调,还有的把街角原本的水泥墙面改成了传统工艺的枪篱笆,使街角看起来有了缝隙透气而不生硬,地上原本用白线简单划分的停放自行车区域,则改成了青灰色的自行车砖,醒目却又不突兀。

  “对于风貌保护道路的保护工作,即有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迫切性,也需要同时兼顾城市总体的发展。保护风貌保护道路不能脱离正常的城市生活、缺少日常的实用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为保护而保护刻意减少人的活动。”翁文斌说。

  艺术与文字的定格

  位于三楼《街巷·风情》,素材取自于作家陈丹燕所著《永不拓宽的街道》。三个立式抽拉柜分别呈现了一张1947年的上海行号图,一幅2.5维地图和一段书摘文字。拉开抽板,就展开了外滩的前世今生,建筑与道路,相互对应。一旁展墙上的油画展现着现代的外滩,那是艺术家们心目中对于外滩建筑或远或近或粗砺或细腻的定格。英伦风格的吧台上竖立着一块块透明的有机玻璃镌刻着书摘,对应着墙上的历史保护街区油画。

  生活在城市里的艺术家作家用乡愁来表带对于街巷的情感,而金山农民画家们笔下的城市历史风貌街区却妙趣横生。在5楼展厅,64幅农民画以非遗技法展示着金山农民对于城市的质朴情感,画面上的色彩依然浓重、饱和度极高,用笔奔放,农民画家们把许多美好生活的想象,寄托在林立的高楼和线条简单的街道间,寄托在湖南路上空气里的渗透着的音符,寄托在永嘉路上妙趣横生的舞狮舞龙的生活描绘。

  用三种不同的风格绘就了虹桥路、高安路、宛平路的金山农民画家怀明富告诉记者,农民画的手法创作城市题材,还是他的第一次尝试。“尽管平面造型、变形夸张的农民画风格没有变化,但我们看出去的东西变了,拉近了城乡距离,使这次的创作显得很有趣。”身在远郊,但对于城市生活仍然有着自己的认知,怀明富告诉记者,他的作品不是按图索骥依照片与海报创作的,而是基于人文历史书籍上提及的那些建筑在脑海中的形象勾勒而成,比如,《与世无争的宁静——高安路》的着眼点在于“世界十大图书馆”之一的上海图书馆;《留存上海的记忆——宛平路》则画了衡山宾馆、中国第一个唱片公司所在地小红楼;东起华山路,西至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的虹桥路:画面上融入了港汇广场,徐汇中学陈香梅花园别墅,西郊宾馆,龙柏饭店,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等等。怀明富还把以文字书本为依托的创作方法教授给了自己的徒弟张松春,让他同样运用到自己对于香港路的创作中。

  这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传统的交流和碰撞,也加深了城乡的互动与认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