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与沪医院建心梗信息化救治平台

2017-10-16 09:36:46|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诺奖得主与沪医院筹诺奖工作室 建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平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诺奖工作室筹建仪式10月14日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举行。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eorgeSmoot教授将与市十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教授,共同聚焦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应用,携手打造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平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在近20年内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从最初的药物治疗到目前急诊冠脉支架的广泛应用,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然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开通血管的平均时间仍高达4小时。在这4小时的时间内,心肌细胞在逐渐死亡。因而缩短急性心梗的救治时间,成为了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关键问题。在这4小时的时间内,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在目前不断优化的医疗条件下已缩短至90分钟以内,救护车的转运时间也可控制在30分钟以内。

  然而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呼救的时间则通常长达2小时,并且这一时间耽搁在近10年从未缩短!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患者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胸痛症状的严重性,而且老人、糖尿病病人的胸痛往往不明显,但这些人却恰恰是心肌梗死高发人群。在信息时代,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缩短患者呼救时间成为了可能。

  Smoot教授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于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长期致力于可穿戴监测设备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些年,随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Smoot教授逐渐接触到了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在近10年的时间内,一直致力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化诊疗方案的探索和创新。并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了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移动PACS系统,该系统可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调阅患者正在进行或既往的血管造影动态图像,从而指导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十院心肌梗死救治的死亡率仅1.3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进一步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体系,十院心脏中心徐亚伟团队希望可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预警可穿戴设备,从而在急性心梗发生的早期给予患者及时的预警,缩短患者呼救时间。这与Smoot教授的想法一拍即合,通过徐亚伟教授在国家级物联网大会的发言,Smoot教授知晓了上海十院的工作,并迫切希望双方可以在该领域进行合作。此次,Smoot教授亲临上海,希望和上海十院徐亚伟团队筹建诺奖工作室,共同推动可穿戴设备的自动预警项目在急性心肌梗死领域的应用,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本次会议上,Smoot教授作了关于《可穿戴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将会在人类健康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通过植入体内的可穿戴设备实现人体健康的长程管理。此外,Smoot教授更表示如果能将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了解,真正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他认为,通过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的普及,人类寿命可能再增加10年。

  Smoot教授表示,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必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在医疗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可实现长期的健康管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建议等等。本次基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自动预警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相信可以大大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他对未来与十院心脏中心的合作充满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