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拓展文化辐射,丰实文化获得
闵行区辖区面积3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0万,按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每24.7公里有1个社区文化中心,相当于每1.7万人配备1个大型文化设施,这导致闵行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半径过大,居民获取文化服务成本过高,基层群众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并不均等。
如何探索公共文化阵地的有效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下沉、发挥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效应?聚焦“文化获得感”的闵行,给自己出了这样一道考题。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闵行区文广局着力做了这样几件事:强基层、建机制、融资源,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显成型。
阵地拓展让存量功能释放到极致
由于城市建设规划和人口现状,新建大型文化设施时间长、收效慢,难以解决实际难题,闵行将目光瞄准区内各类存量设施,因地制宜、多元开发,通过硬件改造和活动注入,将文化设施的活力发挥到极致。
比如,对街镇的客堂间进行硬件改造,加强其文化氛围,设置“乡情记忆”、“乡貌变迁”、“乡土故事”、“乡风习俗”、“乡音情韵”等展示内容,图文并茂,挖掘集体记忆。对“客堂间”的改造打通了文化配送体系的“毛细血管”,文化资源由此深入最基层,截至目前,全区建成9家文化客堂间,3家在建中。
去年起,闵行推出“城市书房”项目。以政企合作模式运行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图书馆,地址位于商圈及社区,采用现代化、网络化、自助式服务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就近、高效、全天候的图书借阅服务。书房的第一批图书由区图书馆提供,后续图书更新和整理由所在街镇图书馆负责,运营经费、场地和装修等由合作企业提供,区文广部门对每一家城市书房补贴设备经费。书房有效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时间,降低了居民享受文化服务的门槛,目前已建成4家。
近年来,闵行还以政府实事项目推进100个市民广场文化设施改造,根据广场面积、位置、现有设施及群团活动情况等配置文化宣传亭、艺术雕塑、标识立柱、灯光台座、便携式户外拉杆电瓶音响、文化交流活动平台等设施。改造有效缓解了群文团队活动与场地供应之间的供需矛盾。2014年区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其评估成绩位列当年实事项目首位。
建章立制强化党建引领
让文化服务无微不至,闵行率先从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党建引领,建章立制。
近年来先后起草了《关于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街镇、居村层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责任,要求全区14个街镇、557个居村根据文件要求贯彻执行;制定《区群众文体团队参与社会治理街镇/村(居)操作手册》,以定性、定量的方式重点指导居村层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工作,包括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团队培育、平台活动、文体设施5个方面;对全区14个镇(街道、工业区)居村书记开展专题培训;下发《区群文团队参与社会治理实施细则》,明确年度考核内容。
同时,推动资源下沉,特别加大对农村地区、基层偏远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力求将最优质的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2017年,首次采用“互联网+”模式面向全市进行区级公共文化配送产品采购。依据各街镇辖区面积、文化设施数量、常住人口数量等信息,为各街镇设置区级文化资源配送额度,由各街镇按需点单。定向采购一批适合小舞台、小空间、更亲民、更符合社区开展的文化产品。第一批配送场次170场,其中文艺演出107场,文艺导赏16场,展览展示12场,特色活动35场,送至四级文化设施的占比达到了32%。即将启动第二批街镇点单工作,预计新增配送活动120余场,将全部配送至四级文化活动空间。
在队伍建设方面,闵行以全区各基层文化单位领导、公共文化业务骨干、文化志愿者、文化服务员、文化团队负责人等人员为对象,开展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群文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大型活动运作及现场风险管理》、《党建引领下的群文团队建设》等。并要求闵行区群艺馆业务干部开展对口联系街镇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群艺馆17位艺术专职干部累计赴街镇下沉服务达500课时。
引导文体团队参与社会治理
在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文化品牌活动的同时,闵行积极扶持社会组织,鼓励多元参与,发挥品牌效应,让文化参与社会治理。
区文广局根据文化品牌活动的特点及市民群众需求,开展品牌活动“定制服务”,改变过去将大部分资源投放到展演环节的做法,细化活动内容,增加活动流程,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与感受度。比如通过“看、学、赛、演”四大板块结合,开展合唱节活动,除传统的国内外优秀合唱团精品展演外,还组织10余支国外优秀合唱团深入社区、校区、园区、商区、营区,开展展演、培训、讲座及论坛活动。
区社区广场舞大赛则交由社会团体———闵行区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协会主办,借助区内优质企业支持,撬动社会资本为群众服务。
同时,注重引导群文团队参与社会治理。2016年,广场舞大赛组委会设置了“社区公益奖金”,规定个人和团队获奖就可以为自己所在社区赢得千元公益奖金,组委会将以获奖者的名义向社区捐赠。2017年,参加大赛决赛的各舞队的表演视频统一放在赛事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组委会按100:1(100次点播量获得1元爱心基金)的比例发放公益基金,最终以舞队的名义捐赠给舞队所在社区的孤寡老人。同时,要求文体团队每年参与5次社会治理有关的公益活动,包括1次社区安全检查活动、1次社区环境清洁活动、1次敬老助残活动、1次普法宣传活动、1次配合主题宣传活动。
广场文化团队 自治治出了“五星级”
闵行,位于上海西南部,常住人口254万余人,有各种群众文体活动广场200余个,各类活动团队3000余支,一个广场平均要服务15支团队。噪音扰民、争抢场地等问题频出。自2013年起,闵行将广场舞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以改善广场硬件设施为突破口,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斥资完成了“100个市民文化广场”的设施改造。硬件好了,但后续谁来管理?
2014年,闵行区文广局推进市民文化广场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创新,根据《区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办法》,吸收文化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相关居委及物业工作人员、广场文体团队代表、热心居民、志愿者为成员,组建了一个“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协会”,并在区、镇、广场三级设立相应的自我管理组织,打造“政府引导、社会管理、群众参与”的广场舞管理新机制。
改造后的广场由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协会协助当地文化部门统一管理,一些制度随之出台。比如,各广场灯光必须在每晚9点半前关闭、音响声音须控制在75分贝以内等等。100个市民文化广场也纷纷采取社会团体管理运作的模式,吸纳群众领队、设立管理协会。区文广局局长杨继桢表示:有了广场舞阿姨这支核心力量的加盟,今后组织群文活动、推出文化服务新举措,效率往往更高。
在制度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区文广局前后召开了12次意见征询会,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群众等约500人次参与,一起制定“游戏规则”,确保“规则”的可操作性、权威性和认可度。
比如,管理协会开展的一项亮点工作,就是星级团队考核评选。该评选采取“基础分+加分项+扣分项”方式进行考核,将团队评为三星、四星、五星级广场团队。又规定如果被群众投诉一次,就要被相应扣分;团队之间因不团结而闹纠纷,也要被扣分;参加全国举办的赛事得奖,能按不同奖项加分。而且,不同星级的广场团队将获得不同层级的扶持资金。
事实上,各广场每年根据考核分数,向区、镇两级文化部门申请文化输送服务,包括艺术培训、文化活动观摩等。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五星级广场团队,能获得更多展示机会。有舞蹈队领队表示:“我们的广场舞队员都有集体荣誉感,渴望在更大的舞台上亮相。现在的这个考评机制,让阿姨们更自觉主动约束好言行,将精力放在排练好节目上。”
这样的机制下,近年来闵行区的广场舞市民文化活动逐步纳入了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全区广场舞活动涌现出43支区级优秀团队,其中26支已在市级及以上相关赛事中获得过荣誉,而居民投诉率则始终保持低位。
对于广场文体活动及团队的管放结合,也让政府尝到了甜头———政府不再大包大揽,而让社会组织唱主角。区文广局也尝试让渡出更多的舞台空间,采取委托管理、购买服务、协议合作等方式,将部分活动场所、活动项目进行社会化运作。
如今,区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协会已争取到闵行区社区广场舞大赛的主办权,进一步发挥出协会的资源优势。比如,与区内优秀企业合作,以“市民评审看片会”的创新形式,营造“广场舞,大家跳,广场比赛,大家评”的良好氛围,充分尊重市民的自发性、组织性和艺术性,为全区居民献上了一场家门口的广场文化盛宴。
群艺馆转型 在群文生活中当“舵手”
近期,闵行区群艺馆与上师大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建立了学生产学实践基地,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文化展示平台,也为区内优秀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活动提供了专业辐射和支持。以往,群众文化的参与以老年群体为主体,如何让更多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来群艺馆活动?闵行在实践中探索群艺馆转型的路径。
让市民零门槛参与,让业务干部“下沉”到最基层,这是群艺馆转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因此,除常规培训课程、暑期课程外,今年区群艺馆出台了一套群艺馆“下沉服务”工作手册,要求馆内所有的艺术专职干部与14个街镇结对,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点对点地开展合作交流、业务指导、专题培训课程……今年3月份以来,群艺馆17位艺术专职干部累计赴街镇开展下沉服务达500课时。
群艺馆的干部主要负责组织各类展览、演出和比赛,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外,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群众艺术兴趣的重要职能。在下基层培训的过程中,群艺干部们充分感受到了民众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与需求。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群艺馆的许多活动大多在双休日进行,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艺术活动中,一些基层的培训也选择在周末进行。而今年暑期所开设的10个培训项目,特别针对年轻市民所设计的。
例如,群艺馆与区内中航商发合作,把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带进企业。融合闵行的科技和文化特色,根据年轻人的兴趣点和需求来推出相应的培训课程。
群艺馆工作模式的转型,带来了大众对其品牌价值的认可。如今,许多街镇(工业区)的文化站会主动联系上群艺馆,来寻求指导和服务。
“在群众文化生活中,我们不甘当‘水手’,而要争当‘舵手’”,区群艺馆负责人这样表示。
没有“重金”投入,但区内的群艺之花正在各个层面全面绽放。《麻辣婆》等多个群众节目在全国和市级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链接
文化场所亮点
客堂间有了文化气质
“客堂间”,这原本是闵行村民们举办红白喜事、聚会的场所,一个最熟悉的地方。
近年来,在推进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客堂间被注入了文化内涵,成了村民文明修身的好去处。
文化客堂间是闵行区推动社会“硬”治理走向文化“软”教育,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第一批试点项目,在梅陇镇和七宝镇先行试点,目前已率先试点建设九个文化客堂间。它作为邻里中心的延伸拓展阵地,通过硬件改造,打破传统服务模式,将文化资源从街镇配送到“毛细血管”村居,渐渐成为村民们的精神食堂。越剧、沪剧、文化讲坛、乡情故事说书团、杂技、达人秀等节目定期在这里上演,
居委、村委书记也常常在此“摆摊设点”倾听居民诉求,帮助化解难题。
闵行区首批21座“修齐讲堂”也定期进入客堂间讲演,打造居民修身齐家、睦邻友善的道德文化新空间。
一个小小客堂间,不仅发展了文化事业,搞好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提升区域软实力、提振居民精气神的重要方式,更是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以梅陇镇客堂间为例,将以此为平台,成立“十大文化领军人物”工作室,培养一批有社区影响力的文化领军人物,建立起专业的群文工作队伍,从而实现“村村有团队、居居有沙龙、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平台、季季有比赛、年年有激励、人人都参与、户户都欢祥”的文化愿景。
通宵“城市书房”火了
目前,闵行有一家区级图书馆,14个街道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公共阅读空间,今年闵行把全自助式公益阅读空间开到了居民的家门口,24小时无人值守书房“温馨问世”,再一次拉近了市民和书籍的距离。比如,由江川路街道管辖的碧江馆和凤凰馆自迎客以来,江川图书馆借书证的办理量同比增长150%;2家仅160平方米的书房图书流通量达到江川图书馆的20%。年内,闵行计划共开出7家24小时书房,将采取区域共建模式。
很多读者对书房的评价是:方便,适合于只有碎片时间的都市人,只要有空就想来坐坐。
24小时书房虽无专人值守,但大家都守规矩。比如,书房内的亲子阅览室,每个人都会脱鞋进入,注意保持环境整洁。
城市书房同样吸引了志愿者的目光,还没开张,就已经有居民主动来问:需要志愿者吗?
目前,位于鹤庆路900号的碧江馆、石屏路517号的凤凰馆分别由2家企业公益赞助场地,政府负责管理。两家书房已与公安监控联网,江川路街道及图书馆等工作人员都主动利用自己下班时间轮流“照看”书房。
政府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而老百姓则把它珍视为“屋里厢”的书房,一个小小书房传递出了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