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浦东公益组织原创心理剧将走向全国 公益+艺术,让爱流动起来
上图:《小艺的故事》演出现场。本报资料照片
舞台上,留守儿童“小艺”与奶奶相拥,通过一部手机与远方的父母彼此诉说曾经那句埋藏在心底的“我爱你”……真实的演绎、真情的流动,触动每一位观众的心,也让包括台上体验者在内的所有人深受启发。
来自浦东新区的公益组织———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原创的一系列互动体验心理剧在走进陆家嘴、沪东等多个社区后,日前正式启动全国巡演。这种“公益+艺术”新模式将聚集更多力量,共同为留守儿童与进城务工爸爸妈妈之间搭建起心与心相连的“爱之彩虹”。
来源真实,关爱留守儿童
《小艺的故事》这部互动心理剧改编自一个真实的事件:2014年7月,在团中央组织的贵州留守儿童暑期关爱活动中,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成为首批参与的社会组织。在随后的家访中,两名上海志愿者遇见了故事的主人公小艺。
从奶奶口中,他们得知小艺出生仅40天就被交给了爷爷奶奶,父母双双离开贵州老家,到南方大城市打工。这一走就是6年,直到妹妹小鑫出生,父母送妹妹回来,小艺才见到他们。此后,父母也是难得回家。
对于这些孤单的留守儿童来说,比单纯的捐钱捐物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关心和爱护———只有让爱流动起来,才能打开彼此的心结。
回到上海后,惠迪吉的志愿者把小艺的经历编成小型互动心理剧《小艺的故事》,它的特点就是一种沉浸式的艺术形式,所有演员都由公益志愿者担任。目前,《小艺的故事》已经在上海演出22场,观众人数达到5000多人。
互动体验,真实演绎触动人心
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副主任卢丽华表示,之所以叫“互动心理剧”,是因为“这种话剧通过邀请不同的观众以及志愿者上台互动体验,体验者没有任何台词和事前排练,现场会发生很多真实的情节,正是因为这种真实,才让《小艺的故事》震撼力和感染力更强,观众可以更深地体会不同理念和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使更多人受益于爱的智慧。”
虽然是留守儿童的故事,但是对很多家庭来说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卢丽华说,“这一公益与艺术相结合的新思路,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今的社会不是只有留守儿童才有“爱的缺失”,《小艺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每个人从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得到启发。这就是互动心理剧的现实意义。”
“互动心理剧《小艺的故事》,呈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创新模式。”惠迪吉志愿者刘洋告诉记者,“我们还准备将互动心理剧搬上电视,让更多人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事业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舞台上的表演结束之后,许多主演都跟随志愿者来到留守儿童身边做起了志愿服务,体验他们的真实生活。大家都愿意帮助留守儿童与进城务工爸爸妈妈之间编织起心与心相连、相通的“爱之彩虹”。今年,这部互动心理剧将走出上海,赴成都、北京、广州、深圳、武汉五座城市展开巡演,让更多人体验到这股爱的流动。
原创公益,滋养彼此心灵
成立于浦东的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一直致力于为公益从业人员、志愿者提供心理援助、生命关爱的支持服务,至今已推出关爱留守儿童“爱的共振腔”建设、“爱生爱,美生美”互动体验心理剧、“百万幸福家庭行动”、“整体教育”、爱行天使妈妈关爱留守女童行动等多个原创公益项目。
据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主任天松介绍,该中心最基本的一个公益项目就是“百万幸福家庭行动”。“在这个项目过程当中,我们所有伙伴都在不断学习成长,面对自己的生命,面对自己的家庭,学会负起爱的责任。”自2013年启动以来,整个项目团队已经走过上海、无锡、广州等八座城市,志愿者队伍超过1500人。
此外,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爱的共振腔”也是惠迪吉颇具代表性的一大公益项目。天松表示,“‘爱的共振腔’项目并不能直接解决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去鼓励那些孩子们,不管多大年龄,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程度,都要学习为自己生命负责,真实面对生命的渴望。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人格成长、生命建构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事实上,“爱的共振腔”不仅仅面对孩子,还有老师、学校、社会、企业等,当所有人愿意共同面对整个社会整体心理建构、承担责任的时候,爱的流动就让“爱的共振腔”建设起来。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跨越11个省份、33所学校,直接受益人群超过2500人,直接家访的家庭超过500户。
惠迪吉的发起人、心理学专家孙新兰表示,“通过不同形式的公益项目和系列活动,汇聚家庭、学校、企业、基金、社会组织、政府等社会各方力量,每个人都成为爱的自我责任者,不仅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也能滋养彼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