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闷热夏夜不在家孵空调,去寻找萤火虫?嘘~别惊扰了“夜精灵”
科普和环保都很重要,是否可以相辅相成?寻找“夜精灵”活动,能否在唤醒游客环保意识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萤火虫的影响?
闷热的夏夜,什么样的事情能让市民情愿放弃在家孵空调,来到没有路灯的草丛、树林、池边?原来吸引他们的,是潜伏在上海夜色中的“夜精灵”——夜行性动物和在晚间开花的植物。
近年来,寻找“夜精灵”类活动越来越火爆,上海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等推出的相关夜游活动,报名名额几乎都被“秒杀”。
大多数夜游活动,有着重要的生态科普作用,让长期远离“野趣”的人们更加了解自然,进而爱惜和保护自然,但也有不少环保人士站出来反对,认为过多、过于频繁的夜游活动,会打扰“夜精灵”,甚至影响和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
科普和环保都很重要,是否可以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
热闹的现场,大人和小孩一样兴奋
开心夜游,离不开严管
上海植物园夏天的“暗访夜精灵”夜间自然观察活动,今年已是第9届,接受报名的名额多达2400个家庭(每个家庭限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孩童),接待人数比去年翻了一倍。
人多了,会不会不堪重负?“总的接待人数虽然上去了,但每次活动的人数有严格控制,所以多的是活动频次。比如有些周末只有一晚,现在增加到两晚,甚至周五晚上也有。”上海植物园自然科普老师郭江莉表示,除了每次夜游的人数有严格控制,上海植物园对夜游方式和工具的管理更加严格。
在夜游方式上,园方强调距离,观察者尽量避免触碰观察对象,主要靠看和听,比如在没有光源的黑夜里,用肉眼寻找萤火虫、用耳朵“搜索”蝉鸣。只有少部分受近距离接触影响较小的生物,可以在领队的指导下,尝试接触,比如闻紫茉莉的香气或蝽分泌的臭味,又或者触摸甲虫坚硬的体表等。为了不打扰非夜行性动物休息,夜游路线也会严格控制,比如只走公园主干道、草坪、灌木丛,远离郁闭度高的树林,因为那里是鸟类的家园,人的喧闹和光照会惊扰到它们。
“发给游客的光电设备,都可调节亮度,而且严格控制亮度上限。我们会劝阻游客携带有强闪光功能的拍摄设备。”郭江莉介绍说,只有领队能携带专业灯具,在判断不会影响生物的前提下,短暂地直射观察对象,供大家观察。
活动现场,领队支起白布和明亮的灯光,吸引昆虫停靠,形成天然的“黑板”,图为被灯光吸引的蝶角蛉
运气好的观察者,正好遇到金蝉脱壳的“现场直播”
捕食蜚蠊的蜘蛛 黄琳 摄
生态不达标,没有“夜精灵”
“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夜游活动,肯定难以为继。”上海辰山植物园植物学博士郗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园内开展夜游活动前,会做谨慎的调研,如果环境承载能力或动植物的丰富程度不能满足夜游的条件,是绝不会贸然行事的。
令人欣喜的是,在上周的夏令营夜游活动中,郗旺带队的学生们幸运地看到了黄脉翅萤,这种萤火虫此前在辰山植物园内没有观察记录。“我们从未刻意引进过萤火虫,园内出现的萤火虫,可能是周边有萤火虫的种群分布,它们中的小部分‘看中’了辰山的环境。”郗旺表示,萤火虫的出现,还与辰山植物园内部分区域坚持不打虫药和除草剂有关,它们对脆弱的萤火虫是致命的,也会杀灭萤火虫的主要食物蜗牛。
黄脉翅萤 郗旺 摄
黄脉翅萤 郗旺 摄
作为上海植物园夜游“招牌”的萤火虫,今年的数量较往年也有一定的增加。上周由于雨水充沛,一些观察者一次观察到了10只以上的萤火虫。“萤火虫数量增加,可能与近日高温高湿的天气有关。”郭江莉表示,这还要归功于上海植物园在改善生态环境上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萤火虫的青睐。据介绍,萤火虫喜欢生活在人为干扰少、灯光污染少、水草丰茂之地,因此被誉为生态环境指示物种之一,其多寡可以用来判断一方水土生态环境的优劣。环境好了,萤火虫才会有、才会多。
除了萤火虫,上海植物园草药园一带近期还发现了久违的竹节虫。“可能是新建的草药园内,移植而来的植物种类丰富,竹节虫随之迁移过来。也可能是它们长期以来‘潜伏’得很好,没被发现。”郭江莉说,无论是哪种可能,生态环境的改善、优越都是必须条件。近年来,上海植物园种植了结果较多,受小动物们“欢迎”的植物,如:细花泡花树、柿树、海棠、樱桃、山楂等,为生活在园区里的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又比如,园方尽可能选用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减少病虫害防治对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保证夜游活动的效果,每年春末至夏末,园方还在主要活动区域尽量避免喷施农药,使“虫况”比较活跃。
竹节虫和蜈蚣 黄琳 摄
同样十分少见的笄蛭涡虫
郊野栖息地,能否保护起来
业内人士坦言,如果能够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让游客“有礼节”地观察“夜精灵”,这样的夜游活动值得提倡和鼓励。只有了解它们,人们才会知道良好生态环境的来之不易和脆弱,进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不过,目前“有礼节”的夜游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公园内,相应的规模和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相比之下,一些郊野的开放空间,虽然具备不错的生态环境,目前“夜精灵”的种群和数量也较为丰富,但缺乏保护,容易在游客的趋之若鹜下“沦陷”,这样的夜游活动还是越少越好。
很受男孩子欢迎的巨锯锹甲,曾经因为一些人无节制的收集爱好,遭到威胁
青浦区内某座村落的“萤火虫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有昆虫爱好者表示,这可能是上海唯一能看到黄脉翅萤和条背萤两种上海“土著”萤火虫的区域。近几年,当地的萤火虫景观成为一大卖点,但随着游客量的增加,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有民间环保志愿者表示,当地可观察到的萤火虫数量在2012年到2014年出现锐减,2012年的一些夏夜,还能看到上千只萤火虫,2014年同期却连200只都不到。
据悉,垃圾污染当地水体及周边地区,破坏了萤火虫的栖息地,可能是主要原因。栖息在近水区域的萤火虫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数量减少本身,也会对萤火虫构成威胁,因为萤火虫近亲交配的概率会提高,导致种群基因库缩小,引起基因灭绝,整个种群也可能消亡。
薄翅天牛虽是害虫,但在特定观察期内,上海植物园为让更多人认识它,在其主要活动区域避免喷施农药
今年5月,上海“城市荒野工作室”的自然爱好者在奉贤区一处萤火虫栖息地开展夜行动物观察时,发现疑似“雌光萤”的昆虫,若获得认定,将为上海萤火虫记录添新。值得玩味的是,具体观察到萤火虫的地点没有言明,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担心新发现被曝光后,反而吸引大批人员来“追星”,对本就脆弱、稀少的雌光萤构成威胁。
专家建议,要遏制上海郊野萤火虫减少的势头,不妨参照国外的经验,在萤火虫的聚居地设立保护区,并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开放生态旅游功能,同时对游客的行为严加控制,这样可以“以游养虫”,为后续萤火虫的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在日本,为保护萤火虫,先后指定了10个萤火虫保护区,建立了诸多赏萤地点,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前往参观。新西兰的怀托摩萤火虫洞则被一些人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洞内的萤火虫灿若繁星。
对水质有要求的中华大蟾蜍,现在能在多座公园观察到 吕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