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圆梦行动已让近10万人受益

2017-06-26 08:09:30|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将群众切实可行的梦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政府、社会、个人的关心精准连接

  奉贤圆梦行动已让近10万人受益

  既解决老百姓“急难愁”,也关注他们“愿思盼”,各方合力探索社会善治“最大化”

  有一句励志金句流传甚广——“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不过,相比之下上海奉贤的市民要更幸运,他们实现梦想的概率远远高于“万一”。

  昨天上午,新一轮“东方美谷、风雨彩虹——圆梦行动在贤城”爱心集市开市。现场共发布了来自个人、集体的1676个梦想,涵盖资金帮扶、教育成长、创新创业、文化活动等多种类别。不出1个小时,这些梦想几乎被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认领一空。

  自去年6月这项活动拉开序幕,短短一年时间里,累计圆市民梦想9000余个,近10万人已从中获益。圆梦行动,依靠党委引领、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将有梦想的人和有能力助人实现梦想的人连接在一起,覆盖政府触角延伸不到的领域,实现老百姓个性化的愿望。

  与传统以扶贫济困对象为主要人群的爱心活动不同,奉贤圆梦行动中除了涉及物质帮扶的内容,还涉及不少市民精神层面的追求——想拥有一张40年前报道过自己事迹的旧报纸、希望家门口建一座社区图书馆、想见一见喜爱的足球明星……从“急难愁”到“愿思盼”,市民的需求不断发生演化,折射出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考验着执政者精细化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社会动员的能量。

  在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看来,圆梦行动催生了一种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既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更关注和引导他们说出“愿思盼”,将群众切实可行的梦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政府、社会、个人的关心精准连接,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实现最大化的社会善治。

  一年四期爱心集市,说出梦想

  4年前,金汇镇光辉村85后小伙儿孙鹏是写字楼里的白领;4年后,他却站在了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的现场,凭借他种植的“章姬”品种一举摘得金奖。从普通上班族到远近闻名的农场主,是“想种出最好吃的草莓”的梦想成就了他。经由奉贤团区委介绍,孙鹏得到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逐步掌握了种植技术、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育出纯天然口感的草莓。

  通过区委区政府搭建的现场活动平台,奉贤形成“春节、儿童节、建党节、重阳节”一年四期“爱心集市”,让梦想人大声说出梦想,也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现场感受、参与、聆听,认领梦想。

  奉贤区文明办主任盛群华告诉记者,在去年举办的第一次爱心集市上,一部分梦想被现场认领,剩下来的则通过“圆梦行动互动平台”网站统一发布,接受线上认领。“出乎意料的是,1400多个梦想在72小时内全部认领完”。此后,奉贤将该网站作为线上圆梦行动常态化载体,由专人管理,不定期发布梦想“清单”和实现进展情况。

  目前,各镇、街道、社区、开发区也同步设立圆梦行动“爱心分集市”,通过让基层干部兼任“梦想专员”,向老百姓征集梦想,同时开通圆梦热线,对报名的梦想进行登记、审核。梦想一旦对外发布,通常情况下会在30天内被圆梦人认领。对一些无人认领的特殊梦想,由相关部门牵线圆梦或由区慈善基金会、区“圆梦基金”托底兑现。

  该基金是奉贤区为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设立的资金池。成立后先后收到大量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捐助的善款。此外,当天现场奉贤首次对外发布圆梦资源供需对接平台,帮助实现“梦想需求”与“梦想资源”的无缝衔接。多家单位、团队或个人,以企业物资、文化资源、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入“圆梦资源库”,为实现市民梦想提供储备。下转◆6版(上接第1版)

  政府社会个人合力加速梦想实现

  今年年初,四团镇四团村7组的村民小组长朱芹娟通过圆梦行动提出了一个心愿:“除80周岁以上的困难、失能农村老人和60周岁以上困难、失智的农村老人可根据政策享受尿布尿垫赠送项目外,农村仍有大量亟待帮助的老人因条件、名额限制没有被覆盖到,谁能帮帮他们?”

  梦想发布后,区民政局立即“举手”认领了。经过排摸统计,全区60周岁以上失智失能老人共2434名,其中近千人达到政策标准。其余没有纳入补助范围的失智失能老人则通过政府财政、社会团体等多方筹资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奉贤着力打造东方美谷,以产城融合作为生态、生活、生产协同发力的重要目标,盘活区域化党建资源,动员和引导当地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一年的圆梦行动中,奉贤共有20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成为圆梦人,承担社会责任,弘扬爱心。

  上海艾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奉贤一家从事美妆生产的东方美谷企业。从帮助青村镇一位重残妇女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艾樱公司已逐步帮助20余位当地女性实现创业梦。负责人高峰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公司党支部首次通过青村镇党委认领了下身瘫痪的苏女士渴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梦想。“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我们将她吸纳进公司的微商创业体系,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进货、销售全流程。”短短一个月时间,苏女士的第一桶金入账了,“企业给我安排了专人24小时解答操作上遇到的问题,还帮我介绍了不少客户。本以为下半生只能和轮椅为伴了,没想到还能有自己的事业。”

  上海御蒸笼公益协会由奉贤人何勇发起,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好心人,长期致力于困难家庭助学等爱心活动。去年“七一”圆梦活动现场,协会一口气认领了78个梦想,对其中一些困难家庭学生建立了长期助学关系。而他们今年的目标则是认领200个梦想。

  为个性化多元化的梦想撑起“巨伞”

  当天现场,有一位重磅嘉宾也亲临现场认领了梦想,他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奖得主尚长荣。得知肖塘小学“小梨园”少儿京剧社想得到专业指导,78岁的尚老当场决定,请孩子们定期前往上海市京剧院,接受京剧院专业老师的艺术指导。

  在梳理市民梦想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五花八门的梦想中,有人满载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也有人沉浸于对旧日时光的追忆。

  对于奉城镇蔡家桥村的李桂琴而言,有一个心愿在心里积压了许多年——她想要一张1973年的《解放日报》,具体日期不详,上面记载了她挑担参加沿塘河疏浚工程的事迹,还印了她梳麻花辫的照片。“那时我在青年突击队,样样都带头争先,人们叫我铁姑娘。”李桂琴说,虽时过境迁,但依然想通过旧报纸让孩子们看看自己当年的风采。为了帮助李桂琴实现梦想,本报记者为老人找到了载有她个人事迹和照片的那份老报纸,通过蔡家桥村送到老人家中。

  不久前,一位70岁的老阿婆从浙江杭州赶到奉贤。她叫冼妮娜,是中国近代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女儿。得知可以实现一个重要的梦想,她选择了“去奉贤看看”——那个她外祖父钱亦石燃尽生命的地方。1937年钱亦石领导的战地服务队来奉贤南桥投身抗日,因过度劳累身患伤寒。司令部批准钱亦石到上海治疗,而他为了工作宁愿留在南桥乡村治疗,直至南桥沦陷前1小时才被迫离开,最终不幸病逝。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送他的挽幛上写了“哲人其萎”四个大字。奉贤报社党支部认领了这个梦想,并带冼妮娜重走了外祖父当年可能到过的地方。看着日益发展变化的南桥,老人深深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金晓燕是奉城镇的一名梦想专员。过去一年里,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接听市民的来电,记录人们的梦想,并帮助寻找圆梦人。梦想专员告诉记者,许多梦想需要借助各行各界的牵线搭桥和对现有资源的深挖才能实现。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梦想实现的背后都有长长一串“圆梦人”,“A托付了B,B联系了C,C答应了帮忙。很难说他们谁是真正的圆梦人,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已有上千个不同行业的个人、组织、企业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圆梦行动中来,认领一个或多个梦想。他们的合力就像一把巨伞,为那些政策覆盖不到和政策解决不了的特殊人群遮风避雨,为个性化、多元化的梦想心愿带来实现的可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