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冲刺期

2017-06-22 08:58:24|来源:新华社|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近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将落户上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日在“2017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记者从论坛上获悉,随着金融要素市场相继集聚、全球人民币中心地位不断巩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进入冲刺期。

  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

  2016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364.2万亿元。国务院批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时,这一数值为251万亿元。如今,交易总额增长了4倍多,见证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进步。

  根据陆家嘴论坛传出的信息,目前上海集聚了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等各类交易市场,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此外,上海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515家,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等一批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落户上海。

  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巩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今年4月9日,继“上海金”引入海外投资者参与后,“上海价格”也走出了国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推出挂钩“上海金”的期货产品。

  上海的金融市场不断与国际接轨,先后允许境外央行、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民币购售业务境外参加行参与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境外的相关参与者已超过40家。

  “今后几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冲刺阶段。”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上海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与自贸区和科创中心联动形成聚变效应

  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是中央对上海的新要求、新定位。上海正着力推动金融市场与自贸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的融合联动,发挥1+1+1﹥3的聚变效应。

  三年多来,上海利用自贸区这块试验田,稳步推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和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事项,确立了适应更加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深度联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主动服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勇表示。

  与此同时,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进一步释放协同创新的活力。

  据介绍,随着投贷联动、科技保险、科技创新板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根,助推了创新创业种子的开花结果。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的金融机构共为4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约1500亿元。

  配置国内外金融资源服务“一带一路”

  上海的资本市场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三家交易所竞购了巴基斯坦交易所部分股权。近期,上交所与哈萨克斯坦方面共建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在这之前,上交所、德交所和中金所等共同出资成立中欧国际交易所,现已平稳运行一年。

  展望未来,上海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互联互通,打造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金融网络体系和支撑体系。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上海要瞄准资金融通,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中心。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提升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贸易融资、清算结算、项目投资、跨境贷款等方面的使用比例。加强与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合作,稳妥推进境外机构和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与资产证券化产品,吸引“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者投资境内人民币资产。

  在周小川看来,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国的对外开放一定能再上新台阶,上海自贸区的试验与推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将取得新成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