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披露外滩建筑群“生长曲线”
浦江两岸日新月异,2016年的景象(下图)已与20世纪80年代时(上图)大有不同。(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5.93层———外滩建筑群的“平均身高”最终定格在这个数字上。据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透露,百年来,27栋外滩建筑经历了三次较为密集的“生长期”,单体建筑从一开始的“平房”变成了多层,又长成了“小高层”。其中,1915年建造的亚细亚大楼8层,1923年建造的字林西报大楼9层,1929年建造的沙逊大厦12层高。而外滩建筑“第一高”则是建于1935年的百老汇大厦,有20层、79.3米高。
日前,上海市城建档案馆编写的“外滩成长手册”———《上海外滩建筑群》首发。它从城建档案角度回望百年外滩史,集成了近年来在拍摄、征集、编研工作中的精华。记者从中抓取了三个关键词———建筑高度、道路宽度、路面车道变化,借此勾勒外滩建筑群的“生长曲线”。
建筑高度:从“平房”到“小高层”
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外滩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经历了三次大规模变迁,20余幢建筑多次重建,高度也在增长。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下叶,即1843-1900年。这一时期形成了以一至二层的劵廊式砖木混合结构为主的建筑特色,至今尚存的两处建筑是1873年建造的33号原英国领事馆和1880年代建造的6号原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1901-1920年,近半数外滩建筑重建,高度提高到三四层至六七层,逐渐向砖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过渡。由于电梯、冷暖等设备的应用,内部设施也趋于完备和现代化,具有代表性的有原上海总会、原汇中饭店、原礼査饭店等12幢建筑。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外滩发展进程突然加快,近半数建筑被翻建成“小高层”,且体量庞大。建筑广泛应用钢框架结构,高度多达八层以上,个别大楼还建成了20层,外立面气派豪华,装饰富丽堂皇,内部设施更趋完善。如原汇丰银行大楼、原江海关大楼、原沙逊大厦、原百老汇大厦等11幢建筑都在此期间竣工。自此,外滩建筑群完成了“三级跳”。
如今,外滩建筑群的平均层数定格在5.93层,由北向南,依次在原百老汇大厦,原沙逊大厦和原中国银行大楼,以及原江海关大楼和原汇丰银行大楼,形成了三处轮廓线的高潮。
道路宽度:从8.3米拓展到60米
上海开埠前,外滩滨江俨然一幅典型的江南田园图景———只有“阡陌”,尚无“交通”。正如《“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纪事》所述:“江岸两边一马平川,寂静无声,河渠纵横交错,土地精耕细作。”
1848年,这里终于出现了正规的城市道路———原有的沿江纤道被拓建为二丈五尺,约8.3米。1865年,外滩滨江道路又拓展到11米开外———内侧人行道宽2.44米,外侧车行道宽9.15米。这源于外滩建筑功能的转变———19世纪70年代前后,尤其是外滩南京路至九江路一带“金融街”初步形成,当时的城市管理部门努力完善社会空间与公共设施。1868年外滩公园建成,私家码头逐步消失,外滩淡化了港口功能,成为人们散步于其中的一弯江堤。
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大部分外滩沿江建筑都进行过大规模翻建,外滩建筑群的界面空间逐渐趋齐,黄浦江的涨滩促使道路进一步拓宽———外滩沿江建筑到江边的距离宽达55-60米不等,车行道拓宽到17-21米,其间还设有5米多宽的停车场。
让路于人:11条路面车道减为4车道
外滩公共滨水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和改善,这主要得益于近30年来两次外滩综合改造工程。
1949年后,随着外滩建筑群功能定位的较大调整,沿江道路的设施及绿化环境逐步改善。20世纪90年代初期,外滩交通综合改造道路改建工程带来了根本性变化:江岸向江心扩展,退出14-49米不等,外滩建筑群到防汛墙箱顶平台东缘最小距离达73米;中山东一路拓宽为46.5米,外滩地面形成宽37米双向10-11车道的道路;沿江设置观光平台,防汛墙内的空箱大部分作为停车库。
1996年,上海外滩建筑群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置换计划”的实施使得外滩逐步恢复了金融贸易功能。世纪之交,上海步入了城市发展新阶段,《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确定了外滩滨江“营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形象”的发展目标。
为了缓解外滩地面大量车流的交通压力,2007年的外滩综合改造工程依据“风貌保护,功能改造”的理念,通过双向双层地下交通主干通道的建设,将原先11条路面车道,缩减为4条车道+2条停车带的规模,通过最小化外滩地面机动车交通,将地面空间更多地释放为市民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修复保留了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雕像、外滩气象信号台等一系列滨江区域的历史保护建筑及雕塑,并设置了四个主题活动广场,使外滩真正成为优秀历史建筑、滨江亲水平台、市民观景互动三位一体的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