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车展人气爆棚,首个专业观众日客流量达18万余人,较上届多出两万余人,再创新高。
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启用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全部13个室内展馆,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共吸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知名企业踊跃参展,展出整车14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3辆,新能源车159辆,概念车56辆。
上海国际车展创办于1985年,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此次车展,规模和含金量都可谓空前,不仅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更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欣欣向荣和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
看点:SUV和新能源魅力十足
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汽车企业争相登台表演的“车坛盛宴”。
上海车展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顾春霆认为,与以往不同,今年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有了新的看点。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WEY、吉利汽车旗下高端品牌LYNK&CO等,都首次携自主车型参展。这些品牌和产品的集中亮相,不仅展示出自主品牌在产品设计和品牌运营方面的实力和能力,更展现出国内车企与国际大牌车企竞争的雄心和决心。所以,在顾春霆看来,本届上海车展又呈现另外的特点。各车企在SUV市场的布局速度还在加快。以新锐中国品牌WEY和LYNK&CO为例,二者的首发车型均为SUV车型,这和中国SUV市场的火爆不无关系。2016年,自主品牌SUV市场销量526.8万辆,同比增长57.6%。2017年,无论对于自主车企还是合资车企来说,SUV都成为新车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全新本田CR-V、传祺GS7等都在本届车展上亮相或上市。
除传统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壮大。在众车企的新车规划中,新能源也成了出现频次较高的名词。除奇瑞新能源和北汽新能源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外,一汽大众、长城汽车、福特、别克等车企均在2017年推出相关车型,加快新能源领域布局。
进步:服务质量和规模匹配
纵然“车”是绝对主角,作为全球第一大车展,观展体验也必须具备世界级水平。
此次车展,在交通出行方面准备充分。3条至临时停车场的短驳线、4条离场晚高峰接驳线、出租车驻场服务……游客无论是搭乘公共交通还是自驾前往,都十分便利。
当然,想在这次车展“吃饱喝好”,更不是难事。展馆的商业中心开放数十家餐饮商店,种类也很齐全,观众的需求皆能在此得到满足。随便走出一个展馆,几乎都能找到自动贩卖机,销售的品种除了各色饮料外,还有零食、方便食品等,且基本都能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快捷支付方式,购买更加便捷。便利店也设在显著位置,部分展台还会免费发放饮料。
“硬件”齐全,“软件”也不差。在车展现场,每走几步,就能瞧见身着黑色制服的特勤人员,还有特勤拿着写有“请妥善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谨防失窃”字样的提示牌,在馆内巡逻展示,着实很“温馨”。全馆覆盖了免费WIFI,输入手机号填写验证码就能轻松连接,网络比较稳定,速度也能满足聊天、发朋友圈等基本需求。还有一处小亮点,这次车展鼓励观众将垃圾进行分类,按照回收种类将垃圾桶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并在桶壁处贴上了提示信息,上海“垃圾分类”的新政策在此得到贯彻落实。
也许可以这样说,上海车展在展品、规模、参展人数包括服务等方面与国际一线车展比起来,已经毫不逊色。
思考:务实前瞻更具生命力
和上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做对比,本届车展的进步有目共睹。
两年前,诸如“互联网+”汽车等概念还停留在“PPT”上,现如今搭载“互联网+”系统的车型已经以每月动辄几万的数量交付客户手中。可以说,从概念到落地,再次让我们感叹“互联网+”非凡速度和活力。
上届车展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无人驾驶”概念。彼时,多家车企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展会上高调亮相,让我们对未来汽车生活充满憧憬。受限于各类技术短板,我们至今还未看到能在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本届车展,各厂商则要冷静务实得多,鲜有大肆宣扬自动驾驶概念的准量产车。甚至,上届专攻无人驾驶技术的企业干脆退出本届车展,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和自动驾驶技术不一样,新能源领域则是我们已经触手可及的未来。相比上届上海车展103款新能源车的精彩亮相,本届车展新能源车展出数量攀升五成。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苗头已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