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怎样让孩子不用起早贪黑,在家门口就能读到好学校?怎样让优质公办教育满足孩子身心成长的需要?在上海,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正在尝试为这些难题找到答案。
2016年底,徐汇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全覆盖;普陀区也通过“一环一园十街镇”确定了义务教育发展蓝图,实现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上周,长宁区则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区内小学和初中集团化办学……截至2017年2月,全市建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和集团142个,覆盖学校777所,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50%,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申城也着力打造“新优质教育品牌”。目前,市、区两级新优质学校集群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80所,约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5%,它们不挑选生源,不依赖特殊政策,不唯分数指标,不封闭办学,也不千校一面。市教委表示,百姓的满意度,才是衡量一所好学校真正的标杆。
“邻居”携手
流失的生源回来了
四年前,当女孩苑嘉瑞从一所知名民办小学毕业,进入长乐学校“翻牌”的位育实验学校时,父母多少有些心里没底。随着周边居民导出,该校生源减少,教师士气有所下滑。最终选择位育实验,除了离家近,苑嘉瑞全家冲着的是“位育”品牌——2013年起,由位育初级中学校长牵头组建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共享位育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承诺两校“同教研,同进度,同备课”。
今天的位育实验朝气蓬勃——作为徐汇区艺术和科技特色校,学校留出空白墙面,让学生展示书画作品,进行主题涂鸦;创新实验室内,喜欢太阳能小车、乐高、3D打印的孩子都能各取所需;两校教师共组备课组、交换阅卷、参与流动,保证位育实验的孩子也能享受高水平课堂。两校学生一起参加入团仪式、参与校园活动、聆听专家讲座。让老师欣慰的是——根据约定,位育实验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有机会在初二时坐进位育初中的课堂,但是,苑嘉瑞和几个同学最终都“放弃”了机会。他们告诉老师,自己不舍师生情谊,并相信自己在位育实验同样可以绽放光彩。如今,在两校同年级所有学生中,苑嘉瑞的成绩保持前茅。
位育初中校长吕东介绍,随着天平—湖南学区的成立,位育初中携手的伙伴更多了。六所小学,三所中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所社区学校等12家单位,利用天平路街道、湖南路街道区域独特的文化DNA资源,开展多校协同、资源整合,实现同一学区里“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
组团发展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打爆了
虽然校舍要到明年才能正式交付使用,但这两天,在嘉定区教育局,有关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的招生咨询热线火爆。由嘉定一中、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嘉一联中、桃李园实验学校、徐行中学等五所学校组成的中科嘉一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其中,9年制的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将于今年首度招收预备年级四个班级。
“这所学校不仅将弥补菊园地区没有公办初中的空白,还将满足很多科研人员子女就读的需求。”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中科院有6个科研院所落户嘉定,经初步排摸,2017年,这些科研人员的适龄初中就读子女中,65%已经落户嘉定。根据计划,集团不仅将挖掘中科院的科技资源、研究生基地的导师和研究生资源,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还将尝试打通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预科课程通道,探索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学者进课堂模式,进行从小学到大学预科衔接的教改实验。在集团内部,高中名校嘉定一中的骨干教师将参与柔性流动,帮助集团内学校提升师资质量,实现学段衔接。这样的“输血”,最终是为了“造血”,小学、初中学段质量提升了,学校合作频繁了,特色建设贯通了,高中何愁没有好生源,家长也无需舍近求远。“我们要让曾经想走出去的学生愿意留下来,走回来。”这名负责人表示。(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