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好相声接得地气上得厅堂

2017-02-13 15:40:53|来源:新民晚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娱乐】杨少华:好相声接得地气上得厅堂

图说:杨少华先生 网络图

  “上海朋友,侬好!”接通相声名家杨少华电话时,对面传来的竟是腔正味浓的上海话的问候,于是,陌生和距离感瞬间消失。得知记者要约专访,老先生特意“现学现卖”准备了这温暖的见面礼。这个贴心小举动,或许就是杨少华——这嘴角一咧就能让人感到亲切的“可爱老头儿”很有观众缘的原因吧。本周末,杨少华将携儿子杨威、孙子杨化然,祖孙三代同台,与天津名流茶馆的青年演员一起,为上海观众带来久违的津味相声。昨天,杨少华接受本报专访时直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好相声,终归是能接地气也能上厅堂的。

【娱乐】杨少华:好相声接得地气上得厅堂

图说:杨少华先生将与儿子孙子一同带来《名流茶馆相声会》 网络图

  父子对话似相声

  相声以家族形式传承,在过去并不稀罕,但如今,三代说相声的大概也就杨门一家了。曲艺之路的艰辛,只有过来人才会明白。所以很多曲艺大家都不赞成儿孙辈走自己的老路。然而,无论是杨威或是杨化然,都未曾在选择相声这一行时受到阻碍,因为,杨少华的“开通”在圈内是出了名的。“我不会去干涉小辈们的选择,学相声确实苦,但苦中有乐。它毕竟是笑的艺术,若你真爱这个,又能干这个,是很幸福的事。”

  杨少华告诉记者,孩子们走相声之路,自小耳濡目染是原因之一:“我们家不太讲究辈分规矩,平时父子间经常开玩笑。”圈内有个流传颇广的段子:有一次过年前,杨家好友去杨少华家做客,恰逢儿子媳妇来送米。儿子说:“要过年了,给您送点儿米。”爹说:“唉哟,实在吃不了了!”父子俩就一搭一档,开始了相声般的对话,让朋友乐得忘了走,之后感慨道:“要是不开心就去杨家坐坐,保管烦恼尽消。”

【娱乐】杨少华:好相声接得地气上得厅堂

图说:杨少华先生与赵伟洲搭档表演相声 网络图

  相声也要走新路

  在台上,杨少华着长衫说相声,显得很传统,然而生活中杨老却不保守,他爱喝咖啡、爱看电影,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相声与时俱进需要用到的“素材”。如今,小剧场相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有相对保守的同行斥其胡搞,杨少华却总帮着年轻人说话:“时代在变,相声也不能一成不变。年轻人要探索、尝试,走走新的路,没必要上来就批评。”

  相声总是带有时代印记的,杨少华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方式,不必强求。何况年轻人有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他们未必不喜欢传统相声,只是他们接受的信息太多,所接触的娱乐形式也多,他们不会像我们以前那样局限于某一种表达方式。他们在实验创新中兜兜转转,回过头来,才能更好地了解相声。”

【娱乐】杨少华:好相声接得地气上得厅堂

图说:杨老强调,对相声演变需包容,也有底线 网络图

  贴近生活求品格

  杨老强调,对相声演变要包容,也有底线。任何艺术都是有高下之分的,判断相声好不好、品格高不高,就要看它是不是“既能接地气,又能上厅堂”。“相声是讽刺的艺术,用幽默的语言揭露阴暗面,表现人们生活中的不如意。但它也应该是正能量的、善意的,不能通过口出恶言达到泄愤的目的。”生活总会有不如意,但相声的功能不能降低到只为让人“出口恶气”。“好的相声,自有其品格,要贴近生活接地气,也要能登大雅之堂。不管什么时代,相声总是有标准的。”杨少华如是说。(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