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 凝成千里江山

2021-09-26 10:38:20|来源:解放日报|编辑:赵春晓 |责编:石丽敏

只此青绿 凝成千里江山_fororder_120924_p15

  今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将亮相上海大剧院。

  这部由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导演周莉亚、韩真共同执导,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作品,今年8月在北京进行了首演,好评如潮。

  这部作品是如何做到见画、见人、见故事、见精神的?记者专访了总编导周莉亚。

  “我静待画中千年”

  解放周末:在《只此青绿》中,除了有《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希孟,还有展卷人、磨石人、制墨人、织绢人、篆刻人、制笔人,你们是如何构思这些角色的?

  周莉亚:《只此青绿》不强调强烈的戏剧性,我们在构思的时候主要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表现希孟如何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这个维度是不能随意改编的,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历史上关于这位天才少年的记载非常少,只有蔡京题跋里的寥寥数语:“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直到清代,才有他姓王的说法。所以在这部剧里,这个角色就叫希孟。

  这部作品从立意到创作,我们去故宫博物院观摩学习了好几次,了解了文物修复、传统绘画工艺等。纸寿千年,绢保八百。一千多年后,我们之所以还能够欣赏到这幅名作,背后离不开织绢、颜料制作、制笔、制墨、篆刻等传统工艺人的付出,这就延伸出了这部戏的第二个维度——在舞台上表现出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等过程。

  然而,这两个维度之间是无法产生戏剧联系的。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王中旭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几次课,我们发现,从他的角度既可以看到这幅画的艺术成就,也可以看到这幅画背后的工艺。于是就有了展卷人这个角色,他与希孟在剧中进行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展卷人不只是王中旭老师一个人,而是一代代兢兢业业的文博工作者。

  这部戏还有第三个维度,我们把《千里江山图》中的一个符号——青绿抽象了出来。青绿是画中最典型的视觉标识,象征着东方美学。我们将其设计为连接展卷人和王希孟之间的符号性角色。

  解放周末:怎么让这个抽象的角色在舞台上活起来?

  周莉亚:我们和编导反复讨论过这一点,帮助演员找到这个角色的情感点。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一段内心的独白,青绿的独白是:我静待画中千年,只愿以绚烂此身,成全时空的联结!青绿其实是《千里江山图》的灵魂,不论是作者希孟,还是展卷人,或是收藏过它的人,都只是这幅画的过客。这个角色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去看待人和人的情感。

  青绿在舞台上出现的时候,往往是和一轮明月在一块儿的。两个意象始终共存,是一种时空的映照。

  最终都要与观众共情

  解放周末:《永不消逝的电波》获得成功后,观众们都在期待你和搭档韩真的下一部作品。《只此青绿》的问世距离《永不消逝的电波》有三年的时间,这部作品为什么需要如此“慢炖”?

  周莉亚: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作品,都要把自己的情感放在里头,作品才会有温度,才会有生命。当年做《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时候,我和韩真是怀着对革命先烈深深的敬意,《只此青绿》则是一部向传统文化致敬的作品。

  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不仅要有一颗敬畏的心,还要潜下心来真正去学习。我们总说要传承和创新,但传承不只是建立在现有的知识储备或认知范畴的基础上的。从中国戏剧史、宋代美学到中国书画,我们都需要去学习。为了在舞台呈现和动作表达上更加专业精准,剧组邀请了相关工艺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我们现场讲解,为演员们手把手教学。

  我记得王中旭老师对我们说:如果你们把这部作品做好了,你们也是《千里江山图》“递藏者”的一部分,是向观众传递它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舞。

  解放周末:从某种角度来说,《永不消逝的电波》更像“动作片”,而《只此青绿》则像一部“文艺片”?

  周莉亚:《永不消逝的电波》也挺有文艺范儿的,准确地说,它比较写实。而《只此青绿》比较写意,里面有很多留白。

  看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都知道,整部戏的逻辑很清晰,逻辑通了,作品和观众之间也就通了。我们创作时的节奏也比较快,一把就找准了关键点,然后把我们之前积累的经验,以及擅长的手法集中起来。但《只此青绿》的那种写意真的很难拿捏,它讲究的是一种微妙的感觉,必须得掌握好火候,就像煲汤一样,多一点就燥,少一点又很淡。如何把握好平衡,是我和韩真一直在琢磨的。

  解放周末:你们是否担心观众能不能接受这种写意的表达?

  周莉亚: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其实有过很多层面的焦虑。《永不消逝的电波》深受观众的喜爱,不少人来找我们做类似题材的作品。是重复自己,还是尝试全新的题材?我们选择了突破自己,走出安全区。这其实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

  说实话,《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出圈”,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在创作新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尽量纯粹、安静地投入艺术中去。

  《只此青绿》需要观众安静下来,像品一壶茶一样,静下心来去品尝。它和“电波”的气质完全不同,“电波”重在故事逻辑,青绿则重在情感逻辑。但一部作品无论是什么逻辑,最终都要与观众共情,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你想表达的情感。

  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作品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是否能够搭上。如果这座桥梁搭不起来,观众无法跟我们共情,那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有缺憾的。

  他们身上有一种平凡的伟大

  解放周末:怎样才能搭建起这座“桥梁”?

  周莉亚:桥梁首先是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是美学上的共鸣,希望观众感觉到我们在舞台上呈现的气息是宋代的,而不是一群现代人跳了几个传统的舞蹈动作。

  情感上的共鸣,除了展卷人与希孟之间穿越千年的对话,还包括篆刻人、织绢人、制笔人、采石人,在这些角色身上,也寄托了我们创作的情感点。希孟在山间采风,和采石老人擦肩而过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他磨出来的颜料会成就自己的画。这些工艺人是当时社会最普通的人,他们身上有一种平凡的伟大。

  《千里江山图》千年不褪的色彩,是由无数劳动者匠心创造,又经一代代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接续守护的。正是这样一群人,最终凝成了这独具一格的青绿,共同构成了层峦叠嶂、更具厚重深意的“千里江山”。他们没有留下名字,我们做这部作品其实是想为他们留下曾经来过的印记,把他们呈现在舞台上,留在观众的记忆中,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吧——致敬所有为传统文化做出贡献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守护,我们今天何来文化自信?

  解放周末:《只此青绿》已经在北京进行了首演,观众的反应让你们心中的焦虑与压力放下了吗?

  周莉亚:还没有完全放下,这部戏在北京只演了三场。首演一结束,我马上去网上看观众的反馈,大家对我们非常厚爱,当看到有观众说“跟随《只此青绿》看见了《千里江山图》背后无数孜孜不倦的人”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被观众感受到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幸福。剧中的尾声“入画”,从一滴绿墨起笔,逐渐绘成青绿山水。当演员走到舞台后方,灯光和音乐骤变,以人“入画”,瞬间形成《千里江山图》。不少观众说,看到这一幕时流下了眼泪,感觉自己就是那个“画中人”。

  随着巡演的开始,《只此青绿》接下来会跟全国的观众见面,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与我们共情。(解放日报 记者 陈俊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