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

2019-10-11 12:00:25|来源:东方网|编辑:李佳艺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加快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 “网约护士”明年上半年在全市推广

  东方网通讯员宋琼芳10月10日报道:上海市政府召开全市“夯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实施互联网+护理”工作现场推进会。据悉,本市将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级,“互联网+护理服务”明年上半年将在全市所有区全面推广,通过完善政策创新举措,形成“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联动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会议透露,2015年本市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版,即“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以来,按照“稳步签约、做实服务、提高感受、守护健康”准则,实现“服务更便捷、功能更延伸、机制更健全、支撑更有力”。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共签约居民超过718万人,签约居民年内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率达70%,社区就诊率超过55%,签约居民就诊下沉社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效应初显。各社区累计开具“延伸处方”375万张;市区两级医院设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转诊服务;预约优先转诊服务接入38家市级医院、7700余名专科医生。

  今年本市在长宁、静安、普陀、浦东四个区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确定重点服务人群即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或母婴人群,明确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当前落实“互联网+护理服务”重要载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并选定11类42项服务项目。相比与其他试点省市,本市开展护理服务项目较多,并纳入母婴、中医、康复、安宁疗护等特色护理项目。同时,上海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全过程管理,设定准入资质、完善制度规范,确保全程可查询、可追溯,尽可能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护患双方权益。

  目前全市已有1家三级医院、3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会办医机构开展试点,共计实施2144人次“互联网+护理服务”。居民只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评估、预约、出诊、结果评价等全流程服务,原本需要前往医疗机构才能提供的导管维护、各类注射、标本采集等护理服务项目,在家中即可完成,极大节约时间和费用,有效展现医疗护理资源下沉潜力。与家庭医生签约、居家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有机整合,“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智慧、可及、创新、融合,得到百姓一致认可与好评。

  今年,本市家庭医生“1+1+1”签约将继续全力覆盖重点人群,并充分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医养结合、“长护险”评估等工作,继续提高老年人签约覆盖率。市卫生健康委已印发《上海市护士区域注册管理办法》,改进本市护士注册制度,实行一次注册、区域有效,进一步引导护理人才合理流动。同时,市卫生健康委将与相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为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本市“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联动机制,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副市长宗明表示,本市将继续把夯实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继续做实重点人群签约,2020年重点人群签约率要确保达到60%以上;到2030年,基本实现上海人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坚持“量质并举”,确保签约后的服务针对性与效果,实现“签约一人、服务一人、履约一人”。“互联网+护理服务”是市民期盼的惠民工程,明年上半年将在全市所有区全面推广。市卫生健康委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和指导;各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统筹资源加强投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与手段,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传统模式,形成更“轻盈、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的可及性、便捷度和针对性;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以“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切入点,本市将进一步推进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高效有序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