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硬件设施内容供给“两轮驱动”

2019-09-12 10:18:43|来源:文汇报|编辑:李佳艺 |责编:刘征宇

  1952年,上海仅有3个博物馆、纪念馆;如今,这一数字增加到131个。1949年前,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少、门类不全,单设的图书馆不到10所;而现在,沪上市、区、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达238个,遍及城市的角角落落。

  这两组数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公共文化建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70年来,上海公共文化建设在硬件设施与内容供给上同步着力,让百姓离文化越来越近。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上海以百姓的文化获得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多元化、专业化、效能化、制度化建设,向着2019年末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大步迈进。

  设施网络日趋完善,百姓就近就便的服务圈基本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百姓的文化获得感从哪里来?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随处可见的文化设施。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间上海是依靠填补空白、拾遗补缺来满足市民迫切的、最基础的文化需求,那么新一轮上海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则重内涵、重品质、重功能、重社会效益,往相对均衡的整体布局继续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上海全面布局、持续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为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打开新空间:2014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在复兴中路正式启用。同年,龙美术馆西岸馆和余德耀美术馆在龙腾大道建成开放,拉开了徐汇滨江集聚艺术展示空间的大幕。2015年底,位于南京西路黄陂北路路口的原上海美术馆被选定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址。经过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缮之后,该馆于2018年以崭新形象亮相,全面展现上海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2016年,位于虹桥地区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对外开放运营。2017年,宛平剧场、程十发美术馆、浦东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新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集中开工新建、改扩建。2018年底,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破土动工,一座“从大地走向天空”的知识殿堂拔地而起。今年8月的最后一天,随着工程机械启动轰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建成运营并对外开放……

  除了“大而美”的文化场馆建设,“小而精”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也在全市呈现网格化覆盖。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现有市、区两级文化馆24个,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9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5500家。在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邻里中心、睦邻点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日益增加。此外,滨江、机场、商场楼宇、交通枢纽等公共空间被注入文化元素,不断编实织密公共文化设施全域网络。如今的上海,“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实现。

  多元主体参与办文化,内容供给日益精准

  硬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但设施的建成并不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圆满”。各地都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有些社区文化中心常处于闲置状态或被挪用挤占;有的则“隐藏太深”,许多居民并不知其存在。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效能和使用率?在上海,以居民“点菜”、政府“买单”的形式配送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已经多年。2016年1月,沪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原有的多渠道配送服务统一到一个平台上。

  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举办公共文化内容采购大会,将配送各方聚在一起,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让供需更精准对接。今年,采购大会更是拓展至长三角,240家参展单位携582个产品参会,吸引1500家采购主体前来,现场成交意向金额超过1亿元,首次实现公共文化跨区域、全产业链、多元配送主体的集中展示。“文化要像水一样流动起来。采购方接触到更多优质主体与产品,最终能给百姓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叶笑樱说。

  为了让百姓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去年,上海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将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仅十个月时间便超额完成目标。截至目前,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99%的最基层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提升达标。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另一大创举,是将各类社会主体引入到公共文化的“服务大军”中,变政府“独唱”为政府与社会“合唱”。代表性的案例是推出365天不落幕的市民文化节。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实体节”,而是在拥有两千多万人旺盛文化需求的上海崭新搭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宏大平台。在这里,政府不再事事亲力亲为,做的更多的是“资源整合”,发动社会力量和多元主体来办文化,促进基层设施软件升级。自2013年第一届开始,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推出各类活动逾50000项,有效充实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内容,促进了基层设施的满载运行,让参与公共文化成为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平台上,市民群众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接受者,更是文化资源的创造者。许多市民或许还记得这样一幕:2013年11月3日,流光溢彩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内,在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合唱大赛中入选“百强”的101支优秀合唱团队共13000多人齐聚一堂,在著名指挥家曹鹏的指挥下共同唱响《欢乐颂》。有队员难抑心中的激动,说:“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文艺爱好者能到明星开演唱会的场子里来唱大合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市民戏剧大赛、市民书法大赛、市民手工艺大赛……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都会推出各类赛事,让怀揣艺术梦想的普通百姓走出自娱自乐的小圈子,登上高规格舞台,也以此为契机孵化沪上群文创作。六年的深耕迎来了喜人成果:在不久前结束的2019年第十八届群星奖展评中,上海有3个作品获得“群星奖”,为历届最佳。

  在服务方式上,上海也大胆创新,打破线下公共文化服务时间、空间限制,有效整合各条线公共文化资源,建立了资源互联互通的“文化上海云”。目前,云平台注册用户近400万,线上场馆数量3000余家,日均浏览量50万。扫码抢票、手机“点单”、网上点评……新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手段,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其中,大大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面和覆盖人群。大家纷纷感叹:“家门口的文化生活越来越精彩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