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小囡用“童心话中华” 传承文化

2018-11-23 10:58:15|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TED演讲、自编剧目……沪上小囡用“童心话中华” 传承文化

沪上小囡用“童心话中华” 传承文化

图说:活动现场 中福会少年宫供图(下同)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当自己与父母意见相左时,如何委婉的劝说也是一种善良与智慧。”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小学二年级的李泊廷在中福会少年宫的舞台上,生动讲述着自己对于“孝”的理解,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今天,来自全市200多名青少年代表共聚中福会少年宫,共同参与“童心话中华——2018上海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据介绍,此项活动由中福会少年宫、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市红理会、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华师大美术学院联合组织,从今年3月启动征集至今,通过区级遴选、市级展示评选,最终51个优秀作品脱颖今天脱颖而出并向公众展示。

  从兴趣点出发引导学习

  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选题。“如何在学习内容选择上更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如何在活动形式上让孩子们所喜爱”,“怎样唤起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童心话中华”系列活动做了有力的尝试。活动根据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特点,引导孩子们从所熟悉的“历史名人”与更具直观感受的“珍贵文物”入手,连接起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学习桥梁,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爱、欣赏的历史人物或是珍贵文物,深入了解及研习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如何形成、改变、传习的过程,通过“TED个人演说”、“团队创编演绎”两大分享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充分发掘与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和民族精神内涵。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开展研习,活动依托华师大美术学院专业力量,从不同的角度为青少年量身推荐了研习选题菜单,并向社会进行发布,让孩子们有了更为明确的学习研究方向。

  中福会少年宫副主任沈莉说:“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青少年必须学习的内容,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太丰富了,我们要抓住青少年的兴趣点,引导用他们喜爱的表达方式开展学习,关注研习的过程,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里。”

  传承文化从身边找灵感

  青少年们的研习成果丰富而深入,“中华艺韵”、“崇德修身”、“善养正气”不同分享的角度,展现了当下青少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记录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怡情故乡茶》、《千古飞天梦》、《当青花遇到国画》、《嘉定竹刻》……很多的优秀作品都呈现了青少年们对中华艺术文化的热爱,以及给予他们的智慧启迪。

  《皮影有“戏”》TED演说者,上海福山花园外国语小学刘原源的研习经历来源于身边的好榜样——爷爷的言传身教。皮影这一非遗文化的民间艺术特色和它的历史韵味,就在她精彩演绎的一招一式中尽情展现,而其中蕴涵的民间智慧和工匠精神则是刘原源最引以自豪,并在努力传承的动力。

沪上小囡用“童心话中华” 传承文化

图说:活动现场

  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也与时俱进,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创编剧《桃花源记》的创意源自真实生活——一位同学在美术课上的一次善意举动,播下了文明美德的种子。小伙伴们借着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人”的形象,告诉大家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勿忘脚踏实地、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的创编剧《陈子龙英勇就义》,则是同学们在研习乡土文化过程中,根据抗清英雄陈子龙的事迹改编而成的。指导李俊杰老师说:“孩子们所呈现的创编剧虽然显得有些稚嫩,但创编、排练的本身就是他们发现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尤其是这个剧本的元素来自于松江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也为今后的研习开辟了新的途径。”

  走出课堂让学习更广阔

  传统文化的研习离不开专业引领,“童心话中华”系列活动中,活跃着华师大年轻学者们的身影。他们组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智库”,在推出选题菜单的同时,还为孩子们开展有趣丰富的专题讲座;参与活动评选,对研习成果进行专业点评;可以说,每个环节的参与,都为孩子们呈现一堂生动专业的历史文化课,让青少年们受益匪浅。“魅力智库”成员之一,华师大副教授朱浒还给了青少年们不少学习的建议: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于专业的博物馆,权威的纪录片,更可以开展深入地实地探访,拓宽学习途径,让广阔的社会都能成为学习课堂。

  与此同时,由“魅力智库”推出的系列微课精彩上线,《丝绸之路上驰骋的宝马良驹》、《中华龙文化》、《理科生墨子》、《富春山居图》等这些有趣的话题将通过年轻学者们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讲述,用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来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带领青少年们一起推开古老而厚重的历史大门,让遥不可及变得近在咫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