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大师阿库·汉姆的最后一支独舞亚洲首演

2018-11-16 09:22:11|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陌生人》把舞台变成“一战”战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阿库·汉姆《陌生人》剧照。 (资料)

  现代舞大师阿库·汉姆最后一支独舞《陌生人》今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进行亚洲首演。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日。《陌生人》是一部反思战争的作品,聚焦一战中的150万印度雇佣军。这些印度士兵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参加战争,大部分客死他乡,即使侥幸存活,也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完全恢复。他们多年来远离家乡,与自己的历史、故乡和同胞都产生了隔阂,逐渐成为“陌生人”。为了把“一战”战壕搬上舞台,《陌生人》搭建了重达6000公斤的舞台装置,甚至用上了200斤泥土和160斤松果。

  手是土壤,身体是泥块

  “我们的手是土壤,我们的身体是泥块,我们的眼睛是雨池。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德国小说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中这样写道。在阿库·汉姆的《陌生人》中,泥土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存在。整个舞台是倾斜的,模拟出一战的战壕。舞台装置由阿库·汉姆舞团海运到上海,现场再一块块进行组装,战壕里铺上了200公斤的泥土。这些泥土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工作人员从淘宝上买来。

  阿库·汉姆说:“泥土代表着土地和故乡,这些殖民地士兵是异乡战斗。另一个方面,尘归尘、土归土,他们最终死在陌生的土地上,化作了泥土。”本来,舞台上还打算用到石头,代表人的躯体,在演出的最后从舞台的斜坡上滚落下来,但因为石头在舞台上有安全风险,最后,因为舞美设计居住在德国的一片森林里,于是想到用松果代替。

  演出最后,160斤松果如雪崩般从斜坡上滚落,像骨头撞击地面发出响亮的撞击。仿佛末日一般的尾声,伴随着莫扎特忧郁严肃的安魂曲,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它们代表了在异国他乡、未被埋葬的士兵的躯体。

  美与恐怖在舞台上并存

  拥有孟加拉国血统的阿库·汉姆在英国出生长大。他喜欢迈克尔·杰克逊、李小龙,喜欢探索不同的文化,这奠定了他“东西合璧”的独特舞蹈风格。在18年的创作生涯中,阿库·汉姆以深沉的哲学思考,以及融合了南亚传统舞蹈与欧美现代舞的肢体语汇,创作了《若》《零度复数》《上升之路》《我之深处》等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舞蹈作品。

  在《陌生人》上演之前,阿库·汉姆就宣布,这将是他舞蹈生涯最后一支独舞。阿库·汉姆说:“44岁了,这样一部作品对我和我的身体来说的确是一种考验。大家都觉得我怎么这么早考虑退休,但我觉得,自己好像快100岁了。”此次《陌生人》亚洲演出仅有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一站,还未开票便已在舞蹈圈引发轰动,北京、香港、台北等地的“舞迷”都准备“打飞的”来欣赏这一场“绝唱”。

  在作品中,阿库·汉姆所饰演的印度士兵独自身处异乡,对于他自己和敌人而言,他都是一个“陌生人”。他既是坚韧的战士,也是脆弱的孩子;既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战争的施害者。在象征着战火与大地的险峻舞台上,阿库·汉姆富有技巧的身体变成了战争的机器,他用印度传统卡塔克舞和现代舞的多变结合,展现出人类躯体的美与恐怖。

  “在当今世界舞坛的编舞家中,阿库·汉姆是一个特例,他的舞蹈作品中常常充满了对‘我’的深刻思考和认知。”很喜欢阿库·汉姆的舞蹈家黄豆豆说,“《陌生人》极具戏剧性,他表达了在历史的巨轮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与时空的对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