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围棋首登上海市运会 家长后援团“助阵”最多

2018-11-02 16:06:17|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李玥

  今年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各项目中,要问哪个项目吸引最多家长“助阵”,围棋展示比赛当仁不让。日前,市运会“长宁区少年宫杯”围棋展示比赛中,来自全市15个区的242名青少年选手参赛,8岁到16岁的选手在8个组别展开激烈争夺。这是围棋项目第一次登上市运会舞台,虽然只是展示赛,但高人气足以证明这个智力项目在上海青少年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不过在上海围棋的盛况背后,也有些隐忧。

  家长围着孩子和围棋转

  9时,“小不点”之间的对弈在长宁区少年宫教室里进行。一墙之外,近百名家长在操场和绿化带旁静静等候。“这还是参赛名额有限、选手优中择优的市运会,你去每个月的升级赛看看,人数翻十倍都不止。”市运会围棋项目仲裁委员会委员钱宇光介绍。

  上海棋院给出的官方数据显示:每月一次的围棋考级赛,参与孩子超过1万人;每季度一次的段位赛,人数在2500人左右。考虑到场地、安全等因素,围棋考级赛每月名额有限,全市的考级点只有6到8个,一到报名时间,教练们的电话都会被打爆。陪练、陪考试……一个孩子下围棋,多名家长围着转。

  上海棋院院长单霞丽介绍,除了上海棋童的数量逐年递增,起步也越来越早。搜索围棋媒体和网站,各类培训班广告随处可见;少儿围棋培训已成香饽饽,无论社会机构、官方机构、还是个人私教,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官方机构类似长宁区少年宫,每学期开放两个围棋班免费授课,好的环境配上资深围棋老师,吸引几百个家长抢几十个名额,网上报名通道刚开放,名额3秒钟就被抢没了。社会机构——围棋俱乐部一位教练告诉记者:“我们俱乐部有600多名学生,平均每个月能招5个班,每个班十几个孩子。要不是老师数量有限,还可以招更多。”

  空前繁荣没换来塔尖优势

  上海少儿围棋的“空前繁荣”,并没有让上海围棋人才的塔尖变得更具优势。一位资深教练坦言,“现在是学棋的孩子很多,选围棋的孩子很少;会下围棋的孩子很多,爱围棋的孩子很少;业余的玩家很多,职业的棋手很少;针对孩子的比赛很多,面向大人的比赛很少……”

  记者曾在升级赛上问小选手们为何喜欢围棋,不少回答竟是“爸爸(妈妈)让我学的!”家长让孩子学围棋的理由是:开发智力、长记性、锻炼思维逻辑和抗压能力、希望调皮孩子静下心。单霞丽坦言,不少父母支持孩子学棋,并不是因为孩子喜欢这个项目,更多是冲着学棋益智、考学校加分等“实用主义”思维,让不少孩子把学棋当作一项任务。

  那些真正对围棋感兴趣、有天赋的孩子,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也不大。走职业围棋道路需要长时间积累和训练,一旦孩子在小学毕业时走到职业与业余的分岔路口,大多数家长还是会让孩子好好读书。这样的观念和心态,也让优秀职业选手稀缺。有围棋教练指出,如今围棋优秀人才的上升通道太窄,“现在孩子学到业余五段,再提升的渠道少得可怜。一味寄望家长孤注一掷放弃孩子的学习,不现实!”

  11岁天才小棋手面临抉择

  不过也有例外。11岁的韩怡辰是上海市女子围棋小学组的领军人物。在不久前进行的全国少儿赛上,她在U12组别拿到第12名。本届市运会,韩怡辰十分轻松拿到冠军。在教练看来,韩怡辰是冲击职业选手的好苗子。

  陪伴韩怡辰参加各种训练比赛,成为外公朱洪退休后的主要任务。朱洪说:“我始终认为,既然孩子有天赋也喜欢,能走上职业围棋手的道路再好不过。不过,我女儿、女婿都希望她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上班,下棋只是一项业余爱好。”韩怡辰告诉记者自己的梦想是成为围棋世界冠军。有一次外婆问她:“人家小朋友去外面玩,你不能玩,因为你要打比赛。想好自己可以吃这个苦吗?”她一脸严肃地点头。

  如今,韩怡辰每周在学业之外,要花30多个小时用来下棋,她回家后用最快速度做好作业,晚上自己上网“下盲棋”。暑假里,她几乎用不到一周时间完成两个月的暑假作业,就为了留给围棋更多训练时间。

  收获越来越多的围棋奖项和荣誉,而且学习成绩一点不落下,加上外公一直苦口婆心劝说,韩怡辰的父母才勉强允许让女儿继续下棋。不过,要让一个11岁的孩子懂得“落子无悔”,懂得为梦想而抉择,确实很难。当然,一个孩子有梦想可以追逐,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