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挖河工”重出江湖 垃圾沟再现清澈

2018-10-18 08:59:40|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挖河工”重出江湖,垃圾沟再现清澈

崇明:“挖河工”重出江湖 垃圾沟再现清澈

图片说明:老一辈开河人员拿起铁锹参与村沟宅河清淤。(资料)

  清晨6时,67岁的张敏和10多个村民穿着长筒胶鞋、手持铁锹,来到崇明港沿镇同滧村劣Ⅴ类河道吴炎平东沟边。在张敏的号令下,大家纷纷下河挖泥清淤,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的一幕。为什么不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而要用人力清淤?同滧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陈丽花说,很多村沟宅河边空地较小,挖掘机等大型设备难以周转,老一辈“挖河队”的“土办法”“土经验”对农村河道清淤保畅非常管用。“在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我们让有经验的挖河‘老法师’上第一线,成为河道‘消黑除劣’的主角。”

  “集体开河”场面热闹又壮观

  张敏回忆,上世纪70年代,崇明农村还处于集体生产模式,以生产队为单位,队长按点敲钟,社员们要参加集体劳动。“每年秋收后,乡里都要兴修水利设施,挖沟开河。那时挖河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工,大家拿着铁锹去挖,沿岸上全是人,热闹又壮观。身处在这样的队伍里,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张敏是港沿镇同滧村一名生产队长,四十多年前就参加过多段河道开挖。他说,随着时代进步,机械化挖河逐步取代人工挖河。“不过,集体挖沟开河虽然年代久远,却是我们这代人的珍贵回忆。”这种“集体开河”的壮观场面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渗入崇明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崇明乡下至今还有人会唱挖河时的劳动号子,崇明有些地方的地名中就有“开河”二字。

  在同滧村,有一条名叫吴炎平东沟的村级河道,这条河呈南北向,河面宽约3米,总长320余米。两侧民宅林立,挖掘机难以进入,30余年未清淤。“长久以来,河道两侧居民在河边搭建大量阻水违建,并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入河,导致吴炎平东沟成了几近干涸的断头河。村干部就想到张敏他们这一批老挖河队员,希望他们的宝贵经验能让河道变美变清。”陈丽花说,张敏听闻一口答应:“当初这条河很清澈,干活渴了我就拨开芦苇用手直接舀水喝,现在哪行?我愿参与清淤!”

  就这样,村里和张敏一起找了几十年前一起开过河的“老伙计”们,全村有十来人,大家再次当起了挖河工。

  有时“土办法”更管用

  “河道清淤”只是简单四个字,操作起来却不简单。挖多深多宽?河道截面是矩形还是梯形?如果是梯形,坡度应保持多少?对于村沟宅河来说,不可能每条河都有水务专家勘察、评估、确定解决方案,老一辈挖河队的经验正好派上用场。“比如,河道是不是挖得越宽越好?如果没有开河经验,当然认为越宽越好。其实,宽阔的河道流速会放缓,淤泥沉淀会加快,而且河道宽了就不会太深,没过几年又要清淤。把宽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能加快水的流速,让河泥不容易淤积。所以,一条河要挖多宽、多深,要根据水动力等具体因素来决定。”张敏告诉记者,这样的治水道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张敏和他的“老伙计”虽然都已60多岁,但就崇明农村而言,这个年龄的男性大部分还处于“当打之年”,而且他们有经验和技巧的优势。年轻人固然体力更好,但开河经验和技术欠缺,需要人带一带。

  在同滧村的河道“消黑除劣”战役中,用人力开河是比机械化开挖更明智的选择。同滧村共有村级河道188条,其中4条为黑臭河道,40条属劣Ⅴ类河道。由于村里宅沟、田沟大多遍布百姓宅前屋后,挖机不便进场,强行进入可能造成宅间路面损坏、沟河塌陷等问题。根据过往经验,机挖岸坡往往太陡峭,容易雨后崩塌。于是,村里召集骨干力量商讨对策,最终决定打破机械挖河的常规思路,采取人工开河的老方法,为问题河道“治病”。“相比机械挖河,传统人工开河更精细,对周边住户的影响更小。”陈丽花说。

  村民成为治水的最大功臣

  截至目前,同滧村4条黑臭河道全部完成整治,40条劣Ⅴ类河道有四分之三实现治理。“这背后,最大的功臣是我们可爱的村民。”陈丽花说,这次所有影响河道的违建和阻水物都要清除,村民十分配合。“大家觉得把环境弄好,幸福感也能提升。”

  村里虽然组建拆违清障和挖河队伍,但人手有限,于是村委会以支付一定酬劳的方式,在全村招募有闲时、有力气干活的村民共同治水。一支近20人组成的治河志愿者队伍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参与河道整治,女的清理杂草、整理河坡,男的拿起铁锹清淤保畅。为了杜绝回潮现象,同滧村还发动党小组长、党员志愿者、生产队长、妇女队长等担任“民间河长”,协助河长做好河道巡查工作。

  记者了解到,作为港沿镇河道“消黑除劣”试点村,同滧村总结出一系列治水好经验、好方法在全镇推广。9月底,崇明区黑臭水体整治现场会选择在港沿镇举行,“港沿模式”得到肯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