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看上海:斯特恩家族两代人的上海情缘

2018-08-20 09:25:59|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外眼看上海:斯特恩家族两代人的上海情缘

图说:大卫·斯特恩希望热爱古典乐的人能有一天超过热爱买买买的人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摄

  1979年,有个叫艾萨克·斯特恩的小提琴家,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叩开”了中国古典乐界的大门,也在无数琴童心中埋下了古典乐的种子。这次中国之行意义非凡,被美国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并拿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近40年时光流转,以艾萨克·斯特恩命名的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于2016年创立,而今年,第二届比赛的评委席里既有当年跟随父亲同来的大卫·斯特恩,也有当年被影片镜头捕捉到的小小琴童,现已是赫赫有名的小提琴家徐惟玲和上海四重奏创立者李伟纲。

外眼看上海:斯特恩家族两代人的上海情缘

图说:小提琴家徐惟玲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摄

外眼看上海:斯特恩家族两代人的上海情缘

图说:上海四重奏创立者李伟纲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摄

  艾萨克·斯特恩初访至今,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40年,上海乃至中国古典音乐则走过了星火燎原、蓬勃发展的40年。8月18日,大卫·斯特恩接受采访,畅谈了一个“老外”眼中,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城市变迁,以及古典音乐如何随着城市的开放和发展渐渐融入生活,流淌在每个普通人的心田中。

  1979年初次造访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就曾站在上海音乐学院一排琴房前,无限感慨地说:“在这里,我看见每扇窗口前都站着一个音乐天才。”预言成真,不但当年这些窗户后走出了王健、徐惟玲、李伟纲;40年后的今天,中国有近百万琴童,每年都有许许多多音乐人才拿着高额奖学金踏进全球知名乐府的大门,迈向世界级的舞台,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

外眼看上海:斯特恩家族两代人的上海情缘

图说: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老斯特恩指导了不少中国琴童 网络图

  自1999年二度来到中国后,几乎每年,大卫·斯特恩都会造访中国并在上海逗留许久。让他感受最深刻的是:“现在的上海和我们1979年来时截然不同。当时城市的街道被自行车‘淹没’,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都穿着白衣黑裤,仿佛我们来到了不一样的星球。而现在,马路上都是名牌小汽车,街道比原先宽敞却依然布满车辆,交通倒是井然有序得多。”孩提时的外滩和现在也是两种景象:“小时候,我看到的是黄浦江畔数以千计的打太极拳的大军,现如今,同一方土地,依然人潮涌动,但人们手里的长剑已经变成了iPhone或是iPad。”

  摩登大楼拔地而起,不断刷新着城市的高度,而政府对文化投入的增加,则刷新着人才成长的速度。大卫·斯特恩感慨:“1979年初次来到上海,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孩子们看到国外来的小提琴家,眼神中满是对音乐的迫切渴求。现在,茱莉亚大学在深圳开了分校,中国作曲家优秀的戏剧和交响乐作品也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奏响,在中国什么样的发展都不令人意外。”

  “中国对西方文化依然很关注,但已不仅仅是好奇了,其中还有对音乐、艺术发展的热情。”斯特恩说,“我很幸运能够成为改变的见证者。”对于未来,他希望上海能保持强大的能量,让古典音乐持续融入生活,“当热爱古典乐的人超过热爱买买买的人,我们就成功了。”

  【记者手记】声声都是爱
  和很多“老外”艺术家每每来到上海,都会感叹城市的更新速度不同,大卫·斯特恩看重的则是这座城市音乐人才的发掘、音乐氛围的变化和普通观众的成长。
  聊天中,他饶有兴味地谈起:“在欧洲,并非所有音乐会或是演奏会都能赢得观众的敬意。事实上,欧洲观众要比中国朋友们想象的直接得多——觉得过得去,礼貌地起立鼓掌;觉得不中听,嘘声也毫不客气。就我看来,最好的演出就应该是掌声和嘘声对半,那说明音乐真正撞击到人们的心灵了,争议带来思考,才是最棒的演出。”
  或许,是中国观众过度解读了聆听古典乐的剧场礼仪;也或许,古典乐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到每个观众都能自信判断其优劣的程度。但若说,上海观众不懂表达喜恶,不会“嘘”那真是大大误解。要知道,上海曾有着最挑剔的观众,在戏曲这样的传统文化领域,很多名角儿都是在“嘘”中越来越出挑,最终成就为一代大家的。
  爱他,不要吝啬掌声;爱他,也无需避讳“倒彩”。(朱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