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芭蕾如何融入新生活 或许可以试着这么做

2018-08-06 09:54:04|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图说:芭蕾(网络图)

  21世纪网络时代,风靡百余年的古典芭蕾要以怎样的姿态,走入新时代的视野和年轻人的生活?今日上午,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论坛在文艺会堂举行,饶有趣味的是,评委们或“创新”、或“守旧”,看似矛盾、实则互补的观点,倒似乎能勾勒出古典芭蕾在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轨迹。

  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

  和往年议题总围绕如何在继承古典技巧上进行创新发挥不同,今日论坛,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南非国际芭蕾舞比赛CEO德克·巴登霍斯特率先抛出的观点就是:“我们必须认清现实,随着文艺娱乐样式的丰富,古典芭蕾已经成为了小众艺术,它需要思考如何调整姿态,以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说:芭蕾舞需要适应新时代(网络图)

  “现在的观众在哪里?他们不在剧场,都在家里。”随着网络触角和社交平台的不断延伸,不论是相隔多远的芭蕾大师或是交响名团,都能通过网络迅速传递到人们的电脑或是手机上。“我们拿什么吸引人们走出家门、走进剧场?”巴登霍斯特强调:“是时候,放下技术上的斗争,寻到方法让芭蕾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法。”

  “我们总是强调看芭蕾的时候不要拍照,当然这是剧场礼仪,但为什么就不能找到一个方法,让观众既能拍摄铝箱又不会影响现场表演?”在巴登霍斯特坦看来,芭蕾之所以渐渐远离观众,和当下观赏习惯的改变也有关系,“我们要找到方法,把电视机前的观众吸引到剧场,让观众更多参与欣赏。”

  守旧:百余年前的“火鸟”飞翔在当下

  出身自芭蕾世家的芭蕾大师安德里斯·列帕,因家学渊源,自小接受耳濡目染的芭蕾熏陶。现如今,他游走在世界各地,不为寻找芭蕾的创新之路,而是热衷于“抢救”俄罗斯芭蕾经典并将之带到世界各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图说:芭蕾舞剧《天鹅湖》(网络图)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俄罗斯文艺也曾遭受重创,芭蕾发展在将近8年的时间里几乎是停滞的,许多优秀的舞者和编导纷纷改行。而那些惊艳无数人、为俄罗斯芭蕾树立丰碑的作品也逐渐被遗忘,消失于舞台。1993 年起,安德里斯就不断重排经典,以期恢复俄罗斯芭蕾原貌。他将与《天鹅湖》齐名的,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福金编舞的《火鸟》重新搬上舞台,让这只燃烧着芭蕾理想的鸟儿飞遍世界。

  和巴登霍斯特用心钻研芭蕾新的传播方式不同,安德里斯则从艺术层面,专注于将古典芭蕾中最精华的部分保留和恢复,实践证明:“真正的经典在历经百年后,照样能够折服人心。我们的创作,应该更多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创造不出好像当年那样的传世之作了。”并且,他也坚持,唯有来到现场,观众才能感受到芭蕾的激情和震撼,“这是隔着屏幕难以触摸的感动。”

  独特:中国芭蕾有独一无二的发展之路

  当然,和拥有百多年芭蕾历史的俄罗斯不同,芭蕾之于中国毕竟是舶来品,中国的芭蕾有着和其他任何国家或是学派不同的成长之路。这60年来,中国芭蕾在不断吸纳各种流派、注入民族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有了令人震惊的发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图说:中国的芭蕾有着和其他任何国家或是学派不同的成长之路(网路图)

  评委会主席弗兰克·安德森就回忆,1985年首度来到中国,这里的古典芭蕾舞团一只手就能数出来,但中国从来没有忽略过芭蕾人才的培养和剧目的积累。尤为让人惊奇的是,中国芭蕾的发展并没有重复西方,而是打造了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他们将这种文化注入舞蹈之中,用芭蕾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无论是类似《天鹅湖》这样的经典芭蕾的海派演绎,或是将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的题材搬上芭蕾舞台,都让安德森相信,中国未来一二十年的芭蕾发展必将更有意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