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起步于改革开放 奔驰在未来大道

2018-05-29 09:51:51|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改革开放再出发 | 上海汽车:起步于改革开放 奔驰在未来大道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为回顾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的新作为新篇章、“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从今天起,新民晚报推出“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上海是插上一个木桩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地方”。这是清末民初政论家王韬对上海的评价。40年前,国家把轿车试点放在上海,正是对上海这片中国制造业滥觞之地的殷切期望。

  1978年11月9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上海轿车项目能否合资经营的请示时一锤定音:“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自此,上海轿车项目从引进改为合资,上汽率先对外开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

图说: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历经改革开放40年,“试验田”里长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生态丰富的产业森林。时代见证了上汽从一家蹒跚起步的小厂,成长为全球500强排名第41、年销693万辆汽车的产业巨人。在这一片沃土上,改革试验不止步,改革激情薪火传,属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精彩故事时刻在发生。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上汽在路上。

  组装首辆桑塔纳感受到巨大差距

  参与组装首批100辆桑塔纳,是鲍安荣职业生涯最值得铭记的一段时光。1983年,上海汽车厂员工鲍安荣被选入CKD(进口整车零部件到国内组装)轿车装配组,成为组装第一辆桑塔纳轿车的首批工人。“当时的上海汽车厂只生产两种车,2吨的卡车和上海牌轿车,轿车产量一个月最多200辆,而且与桑塔纳的工艺要求有很大差距。”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1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桑塔纳组装成功 资料图

  鲍安荣回忆说,尽管德国派了几位工程师做带教老师,但组装工作依然困难重重。所有零件以全拆散的形式引入,一辆车大概有数千个零件。“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些零部件都有编号,更没有精细分类的习惯,光找零件就花了很长时间,工艺标准更是空白。比如装一个塑料件,德方有明确的温度要求,我们的厂房根本没有恒温设备。后来想了很多土办法,做了很多小烘箱来满足温度要求,但费时费力。”

  更大的冲击来自德国工程师专业的技术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原来生产上海牌轿车,一个螺丝拧不紧,榔头敲敲紧也可以,但这一套在组装桑塔纳时完全行不通。”也是从那时起,工人不能戴手表、不能穿有纽扣和拉链的衣服、钥匙不能外露等严格的管理制度开始在总装车间执行起来。

  跟德国工程师近距离学习,对鲍安荣的影响很大,他清晰地感觉到,做好这款车,一定会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飞跃。数据显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桑塔纳从最初几乎所有零部件依靠进口,到1991年国产化达到70%,而自1996年开始,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达到了90%以上。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2

1991年5月15日 上汽大众实现单班生产桑塔纳100辆庆祝仪式 资料图

  做完首批桑塔纳,鲍安荣迎来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他成了合资公司的员工。“我当时就在奠基仪式现场,领导在台下悄悄跟我说,以后,我们安亭会通煤气;马路上的车子会越来越多,你也会拥有自己的车……”当时,桑塔纳售价20万元左右,鲍安荣觉得,离自己太遥远。1999年,他和他的同事们成了中国第一批私家车的拥有者,大众在安亭也有了三个工厂,汽车产业版图初见雏形。

  2013年,鲍安荣和当年一起缔造首辆桑塔纳的老同事们重回故地,见证了最后一辆经典款桑塔纳驶下生产线。彼时,桑塔纳已在中国卖出了近400万辆。帕萨特、途观、Polo、朗逸、途安……新车型被陆续开发出来,更多的“树苗”在安亭汽车小镇飞速成长。

  “我去年从上汽大众退休了,在汽车行业干了一辈子,见证中国汽车工业从封闭到产销量世界第一,觉得很幸福。”

  用荣威讲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故事

  1994年,大学毕业的俞经民拿到3个工作机会,分别在商贸、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他毫不犹豫地选了汽车。“父亲说,汽车行业是匹白马!”这句套用股市术语的玩笑话,总是不经意间在他脑海中翻腾。

  他到上汽的第一个岗位,是上海大众销售部门,按计划表卖车。“那时以公务消费为主,汽车离普通消费者很遥远。印象最深的是,首款中德联合开发的桑塔纳2000,在湖北十堰卖过30多万元的高价。当时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达90%了,但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当国内汽车市场迅速扩大时,发展自主品牌的紧迫性摆在上汽面前。14年前的今天,上汽内部成立了一个神秘的“5·28项目组”,旨在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最后定名为“荣威”,其双狮、华表的LOGO设计,彰显中国特色。

  从头规划生产线,梳理生产程序,一步步改造厂房、设备、工序……荣威起步艰难,却一直坚持高标准定位。在上汽大手笔自主研发的投入下,荣威750、350、550、950等车型相继上市,并建立了新能源产品矩阵。

  “2014年,我调往上汽乘用车公司,负责运作自主品牌,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当时,汽车市场增速下滑,竞争惨烈。荣威要想突出重围,必须早做布局。上汽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俞经民说。

  2016年7月6日,上汽和阿里合作的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上市。坐进车,用“你好,斑马”的语音唤醒荣威时,俞经民又想起了父亲的“白马论”。谁也不会想到,20年后,汽车“白马”碰到互联网这匹“黑马”,硬生生造出了一匹“斑马”。这匹代表智能互联精神的“斑马”,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汽车的属性。

  去年上汽实现整车销售693万辆,同比增长6.8%,比总体市场增速高出一倍,自主品牌成为销量增长的“新引擎”。

  去年10月,俞经民到斯坦福大学交流,在课堂上听一家跨国巨头的首席数据官讲述未来汽车的概念。“我对他说,你畅想中的互联网汽车一年前在中国已经有了。当时,那名高管很有兴趣地跟我讨论了很久。说实话,向国外同行介绍我们领先世界的新品类,特别自豪。”

  让上海制造走进海外消费者心里

  1998年12月18日上午11时,一辆白色别克新世纪轿车缓缓驶下总装生产线。这是中美合资的上海通用(现更名为上汽通用)首款产品。曾参与合资项目前期筹备的杨晓东就在现场,百感交集。“上汽通用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是当时上海市一号工程。从打下第一根桩到首辆别克轿车下线,仅用23个月,在国际上创下汽车整车厂建设速度之最。别克投产之初,零部件国产化率就达40%以上,质量毫不逊色于北美生产的别克。”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3

1998年 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 资料图

  没过多久,杨晓东被派往北美通用总部全球采购部门工作。“很震撼,第一次感受到汽车巨头的体系能力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杨晓东问自己,什么时候中国品牌也能走向世界?

  杨晓东也见证了一大批零部件企业与上汽同步成长。初期国内的配件厂连简单的门把手都做不好,要花两年时间来“研发”。曾成功试制第一个国产桑塔纳方向盘的延锋汽配公司,如今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配件制造商之一。上汽玻璃供应商之一的福耀玻璃,已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汽车玻璃厂商。

  汽车研发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后续成立的泛亚技术中心,是中国首家合资专业汽车设计开发中心,为上海通用构建了完整的本土研发能力,为之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杨晓东转战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同年,上汽集团首次进军泰国。“这十几年,中国制造在海外主流市场逐渐受到认同和喜爱,从衣服鞋帽、百货家电到智能手机,下一个是什么?汽车当仁不让,我们有这份责任和信念,要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头羊。”

  不得不说,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一开始戴着“有色眼镜”。为了解泰国消费者喜好,上汽外派高管到4S店蹲点,观察、沟通,直面消费者。“过去的海外经营,是传统的出口总代模式,我们在中国用望远镜看全世界。现在应该从望远镜到放大镜,再到显微镜,仔细洞察海外市场,打造符合区域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

  谈起国际经营,杨晓东信心满满:“在海外市场,我们的自主品牌在社交媒体Facebook的粉丝量突破190万。有趣的是,印度工厂没建好,业务还没开展,印度粉丝已累积了28万。”

  来自海外各国的自主品牌销量数据汇总到杨晓东手里,当盘踞五十年销量榜首的竞争对手开始发内部信件向员工借用名爵车进行竞争力对标时,杨晓东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我们终究会在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新四化”引领世界汽车产业新潮流

  前不久,当上汽员工把一款新车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时,留言最多的是:“这是国外什么概念车?太酷了!”上汽人霸气回复:“概念车?这是我们新推的量产车型!”

  这款被誉为汽车界新物种的荣威MARVEL X纯电动智能超跑车,让很多人意识到,曾经自带“追随者”气质的自主品牌,开始有了引领者的王者之气。

  世界汽车工业正在迈入一个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谁能把握趋势、抓住机遇,谁就能在新一轮变革中占得先机。改革开放40年的新时代坐标下,曾领改革风气之先的上汽集团再次出发,以智能网联、智慧出行、智能制造为抓手,以自主品牌为立足点,在开放合作中探索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方向。从合资发展到自主跨越,上海汽车立志在全球市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自我变革 唯创新不破

  搭载AR增强现实技术、互联网斑马智行系统,会自己找车位、泊车入库……刚刚面世的荣威MARVEL X 实现了多个业内第一,率先集成应用了AR增强现实仪表盘、无线智能充电、“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等前沿技术,是全球第一款量产智能汽车。

  从2016年7月发布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到荣威MARVEL X,上汽这两年产品更新的节奏很快,销量逆势飞扬。表面看,靠的是网红爆款,背后却是创新产品成体系发展的厚积薄发。

  创新始终是上汽企业发展的第一关键词。因为创新,上汽坚持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种新能源技术同步发展,其“电驱、电池、电控”三电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因为创新,大胆为汽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把冷冰冰的出行工具变成有温度能互动的伙伴;因为创新,前瞻性布局智能驾驶,已经完成两代智能驾驶整车平台开发、集成5G通讯技术的车联网平台,获得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及国内首张智能网联汽车路测牌照。

  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上汽集团已成功推出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燃料电池车、互联网汽车等二十余款自主创新产品。在市场等待期,提前谋划和探索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而荣威MARVEL X就是“新四化”战略最集中的成果体现。

  深耕产业 全面开放合作

  改革,是上汽的基因。这家海派企业有创新的魄力,更有开放务实的行动力。比前瞻性提出“新四化”战略更可贵的是,这些战略能够迅速全面地落地。全球第一款互联网汽车从构想到落地只花了不到两年时间。随后,上汽紧锣密鼓推出了近十款互联网汽车,智能互联网系统已经经历了6次升级,近似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迭代速度。目前,以荣威RX5为代表的上汽自主品牌互联网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60万辆,成为互联网汽车的标杆。

  围绕“新四化”战略,上汽不是埋头自己干,而是以开放心态广泛寻求合作:与中国移动、华为开展三方合作,研究基于5G的智能出行和下一代车联网技术;与Intel公司旗下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Mobileye、武汉光庭等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整体方案、智能驾驶控制器、高精度地图等方面的研究;与英飞凌科技合资成立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公司,共同发力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核心零部件的研制……

  这一系列全新的合作伙伴,不再是传统汽车巨头,而是世界各地互联网、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在合作中,中国汽车企业依靠的不再是市场、资本,双方互补、共通的核心技术,成为合作出发点;形成新的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变革,成为合作的根本目标。

  全球布局 引领智慧出行

  上汽“新四化”布局不止在国内。2017年11月,上汽在泰国发布了互联网车型名爵ZS,实现互联网技术优势向海外溢出,当地消费者反应热烈,订单已超过1.1万辆。这不是简单的产能输出,而是国内实力的溢出,是全价值链的溢出,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的溢出。今年,上汽对“新四化”做了新的解读,即“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

  目前,上汽已经在泰国、印尼和印度建立了生产基地;在英国、美国硅谷以及以色列建立了研发创新中心;在中东、南美、东盟、澳洲、欧洲等重要区域市场,建成13个海外营销服务中心,产品批量进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4

图说:上汽旗下汽车品牌众多,车型丰富。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将源源不断送往海外市场。名爵ZS配备了全球首款支持泰语控制的互联网汽车系统i-SMART,为泰国年轻人带来了高品质的未来感驾乘生活,晋级泰国B级SUV市场月销榜第一名。上汽还将通过共享等创新型商业模式,以新能源车为载体,提供绿色移动出行方案及网联生态服务,立足四化融合,打造海外市场差异化的竞争新优势。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当今世界汽车工业,正迈入一个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谁能把握趋势、抓住机遇,谁就能在新一轮的变革中,先下一城、占得先机。”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阐述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上汽的新战法,他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已进入新时代,需要把握全局、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走向全面开放的汽车世界,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再立新功。

  【创新发展大事记】

  1978年11月9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上海轿车项目能否合资经营的请示时一锤定音:“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自此,上海轿车项目从引进改为合资,上汽率先对外开放。

  1983年,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2年1月28日,上汽大众第10万辆桑塔纳轿车下线。

  1995年,上汽大众和德国大众联合开发的桑塔纳2000上市。

  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现改名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12日,第一辆别克赛欧轿车下线,“10万元家轿”成为中国私家车消费的划时代产品。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五菱三方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创整车中中外合作的新模式。

  2004年3月2日,桑塔纳3000正式上市,从该项目起,上汽大众开始了自主开发探索之路。

  2007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成立。3月,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荣威及其首款产品荣威750上市。2007年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全面合作,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战略重组里程碑。

  2009年1月,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上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2011年3月,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同年推出MaxusV80车型。目前上汽大通拥有MPV、SUV、房车,宽体轻客、皮卡等乘商并举的产品组合,并在汽车行业中开创了C2B业务模式。

  2015年3月13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

  2016年7月6日,双方共同开发的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上市。

  2018年,上汽集团瞄准“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创新转型,积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自主品牌互联网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60万辆,全球第一款量产智能汽车荣威MARVELX将于下半年正式上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