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与博动医学影像成立联合实验室

2018-03-22 09:55:14|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聚焦心血管疾病诊疗 上海交大与博动医学影像成立联合实验室

       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100万,每年接受冠心病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就多达70万,另有约200万冠心病患者接受检查,探索快速、有效、精准且经济的冠心病诊断工具成为目前心血管界的热点和难题。另一方面,高精尖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的技术和产品,仍是被外企和跨国企业所垄断,中国急需适合中国国情、医疗现状、并能有效缓解医疗财政支出的创新技术,也急需高端心血管评估设备的本土研发技术人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博动医学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摄

  3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和博动医学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博动医学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将依托上海交大医工交叉平台和医院临床应用和研究平台,在心血管成像技术、精准评估、影像后处理等领域展开前沿科学研究和产业化,致力于建立心血管疾病精准评估的国际标准,并共同培养高层次科研和技术人才。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品牌、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应是我国科研人员和民族企业的奋斗目标。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最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之一,学院作为上海交大产、学、研结合、医工交叉平台的试点学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生医工团队研发的成果也陆续实现了产业转化。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进一步为患者和医生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为科研院所、民族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水平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所长、上海交大-博动医学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名誉主任陈亚珠院士说。

  创新医疗设备从研发至临床普及往往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远比传统医疗设备的三至五年周期要长。从临床需求分析和产品定义,到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到医疗设备检测、临床验证;再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时间往往就需要五年以上,加之还要开展上市后诸多临床研究和市场推广以实现临床普及,使得创新医疗设备的周期较长。更合理、快速地实现从临床来,完成技术实现,再回到临床中去的“产、学、研、医”创新模式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快速、有效、精准且经济的冠心病精准评估手段一直是临床和医生迫切的需求,自2015年起,上海交通大学陈亚珠院士团队涂圣贤博士课题组和博动医学影像公司开始开展研发合作,研制出全球首个基于冠脉造影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检测技术-定量血流分数QFR-并在首次国际多中心临床验证中取得优秀的结果;2017年,QFR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设备”特别审批,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胡盛寿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迅速完成了产品上市关键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再次取得优秀的验证效果;同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的上市后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终点研究也已在计划中,预计于年内启动。通过这种高效、创新的产、学、研、医模式,从临床需求到产品落地进入广泛且普及的临床研究,有望缩短至五年以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