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门槛”设在观众心里

2018-01-10 09:06:20|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走进美术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专家热议如何打响文化品牌、更好地服务大众 美术馆的“门槛”设在观众心里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市美术馆举办展览约60场,观众数量约6.5万人次。走进美术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美术馆和城市文化的关联越来越紧密。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美术馆如何做得更好?在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核心价值观、服务大众上,美术馆还有什么新的可能性?昨日,各界专家齐聚中华艺术宫,畅谈新时代的美术馆功能。

  在美术馆中传播文化自信

  “美术馆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最重要的窗口和载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毛时安提出,正如我们到罗浮宫参观,会对法兰西文化有了解,到荷兰看梵高的展览,会对荷兰文化有所了解一样,美术馆也要有开放、包容、展示人类优秀美术作品的观点和态度。

  创新是专家普遍关注的焦点。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到2035年,中华艺术宫应该拥有世界级的收藏中心,国际艺术家、美术家交流中心,成为社会创造力的灵感来源。“现在非常时髦的一个词汇叫‘赋能器’,在艺术能赋能经济、赋能技术的时代,文化艺术是动力之源的源头。怎么使城市更有活力,还是要发挥艺术机构的功能,使社会更有创造力。”

  “这是一个艺术赋能的时代,上海一定要在更包容、更开放的体系当中交流互鉴。”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孟建认为,我们要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律和文化自省的前提下让文化艺术赋能。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浓郁底色,这也是美术馆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创产品不能忘了文化定位

  2015年,中国人均GDP已达近8000美元。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认为,美术馆要为中国几亿儿童提供更完善的美育教育,也需要更多联合合作,在日常消费品上做文化符号和故事感的提升。

  梵高博物馆是一家只有200多张真迹的博物馆,一年的营业额却达到4亿欧元,主要收入来自门票和衍生品。MOMA对面的艺术品商店总面积不到200平米,一年营业额达到3亿美金。“艺术衍生品和大宗消费品有很密切的关联,我们走到每一个美术馆,都会关注销售最好的衍生品有哪些。”荷兰国家博物馆和荷兰国家银行推出国家创新计划,鼓励所有设计师把荷兰国家博物馆文物作为二次创意的对象,开发出无穷的衍生产品。博物馆还推出为第一千万访客提供与伦勃朗《夜巡》共处一晚的活动。“获奖的是位小学老师,他非常兴奋,那天晚上他在《夜巡》面前刷牙、洗脸,睡了一晚上,引来数亿粉丝关注,这对荷兰国家博物馆的传播有非常大的影响。”他认为,美术馆应思考怎样提供一些端口,才能让更多人参与文化艺术产业和教育。

  “大英百物展做了很多文化衍生品,中华艺术宫有什么艺术馆藏可以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文化产业的方式把它带回家?”上海当代艺术馆副馆长孙文倩坦言,最近看到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的最新文创产品时,让她陷入了“思想斗争”。“文创产品是为了讨好观众,还是用优秀的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来打动人心?乾隆皇帝有皇帝的价值,他的妃子们也有妃子的尊严,设计文创产品不能忘了文化尊严和定位。”

  不能把百姓拒之门外

  新时代的美术馆应该增加什么?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结合近期成功举办的“中华创世神话——互联网艺术大展”,认为应该加入互联网,让优秀艺术作品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上海美术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金江波认为不妨加入“黑科技”,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大量复原复制,让历史文脉的研究和艺术作品的数字化,让美术馆变得无边无际,甚至可以随身携带……

  但无论如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仍然是美术馆当下的重要目标。去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在展览“透明的声音”时尝试卖票,一改美术馆在成立之初完全免费开放的做法。馆方表示,低廉票价更多是为了寻找美术馆的特定观众人群,为真正热爱艺术的群体提供更优质服务。“公立美术馆和民营美术馆要求不一样,美术馆是否免费开放和国家财政供养有关系。”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介绍,中华艺术宫的十年规划是“传承创新开放融合,打造全球华人美术的雄伟殿堂”,但这并不代表美术馆要为“雄伟殿堂”的目标而设置参观门槛。毛时安认为,美术馆不能把老百姓拒之门外。“艺术殿堂是指品质上高贵,美术馆是提升文化素质的殿堂,但形式风格上必须有强烈的亲民性。”

  “正因为是殿堂,才需要打开大门,让所有人进来,让人民都能享受公共文化财富。但观展环境也是美术馆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涉及到如何文明养成和现场管理的问题。”李磊认为,观众在观展前,也需要对为什么欣赏美术要有基本了解,才能获得审美乐趣和滋养,“到美术馆不是来娱乐的,而是来学习景仰的,殿堂不适合嬉闹。”他认为,要同时保证观展舒适度和开放性,一方面美术馆要做好自身管理,文明观展习惯的养成则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投入。“如果美术馆有门槛,那门槛应该设在观众自己的心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