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成危楼

2017-11-17 11:03:43|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清代“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如今成危楼!谁来救救书隐楼?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位于黄浦区上海老城厢的书隐楼,已有250多年历史,但目前残破不堪,成了危楼。由于私有产权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复杂关系,应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这座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尽快让老城厢的这颗“明珠”重新发出光芒……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来到坐落于离豫园不远的书隐楼,门口有块上海市政府1987年11月17日竖立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但步入院内,只见院内杂草丛生,房屋也因年代久远已破旧不堪。因修缮需花费巨资,目前居住于此的郭氏后裔也无力为之,只能守着旧屋度日。文物部门也因这里是私有产权而无法拨款进行修缮,只能在风雨袭扰、危情不断时,经常派人前来小修小补而已。整座楼目前在四周用数十根树干牢牢支撑,才勉强不让其彻底倒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幼年曾住在这一带的市政协委员朱少伟说,祖母当年曾带他走过书隐楼,他小时候就知道这是古代大藏书楼。今年,他遇到了一批关心书隐楼命运的热心人,写了篇社情民意《对书隐楼保护利用已刻不容缓》。他说,上海书隐楼占地近四亩,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在历史上曾与宁波天一阁、湖州嘉业堂齐名,一起被列为清代“江南三大藏书楼”。当前,随着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彰显人文底蕴、提升城市文化魅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书隐楼保护利用的工作不能再继续停顿。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书隐楼坐落于上海老城厢天灯弄77号,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著名古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把它视作“清代留存下来最完整的民居”。据考,它是明代后期上海名园——日涉园旧址的一部分。因楼址所在上海县城中心地带,故取“大隐隐于市”之意。当步入书隐楼内,居住于此的65岁女主人郭誉文指着堆放在一旁的石雕、木雕说,这还是明代留下的文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书隐楼虽残破不堪,亟待修缮,随地堆放老屋中卸下来的石材木料,透着一股尘封的历史味道。但从它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戏台等来看,依然能感受到当年这座名楼的豪华精致。楼内院落,处处可见精美的砖木雕刻艺术,如“周文王访贤”“八仙游山图”“穆天子朝觐西王母”“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等,尤为珍贵。但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已漏,只能用塑料纸挡雨。西厢楼坍了一角,只能用一些大腿粗的木柱撑着,防其坍塌。只有四周12米高的防火墙高高耸立,巍然壮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据记者了解,郭氏家族1881年购得书隐楼后,居住至今已有六代。从上世纪80年代起,相关部门曾多次想购买书隐楼,提出过房屋置换、经济补偿等方式,使书隐楼产权归国家,由国家出资维护。但因书隐楼产权人分散,且大多在海外,成员意见各异,出售、置换等方案始终未能通过。书隐楼当年只有6家兄弟姐妹,如今,30年过去,产权传至下一代,产权人已变成了24家,情况更为复杂,协商难度更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但书隐楼作为古建筑,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迹,即使产权是私人的,作为人文底蕴深厚的建筑文物,它却仍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我们有理由共同守护这份文化遗产,绝不能任其在风雨中倒塌,让文物日渐破落甚至湮没。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图说:书隐楼现貌 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摄

  有专家建议,能否邀集分散于各地的书隐楼产权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给予政策优惠,使之配合文物保护,打破解决难题的“瓶颈”。有专家指出,应让专业机构评估书隐楼的价值,使之作为产权人的股份;再引入政府投资或社会资本,用股份制的模式共同进行运作。有专家指出,政府出资维修,而房屋产权仍属于个人,这有悖于国有资产的性质;修缮这笔钱应由产权人自己出资,若没有能力,政府部门可帮助修缮,但应从屋主银行账上扣款。专家还表示,我国目前私人产权文物的保护存在“权利义务不对等”的矛盾,这急需通过顶层设计予以解决。如果产权人对建筑文物保护没有尽责,只是一味待价而沽,由此危及文物,是否也应承担相关责任?书隐楼面临的困境其实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