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儿童:“我们也要去适应孩子”

2017-06-07 08:47:04|来源:新华社|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新华社上海6月6日电(记者郭敬丹、赵鹏)中国福利会近日启动关爱特殊儿童的“海星之愿”爱心项目,专家表示,帮助特殊儿童的成长需要爱心、更需要“专业”,应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

  项目启动仪式当天,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开设健康咨询室。一上午的时间,特殊教育、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教师苏秀燕已经为十几个家庭做了健康咨询。

  面对自闭症、视障、听障、智力残疾等众多特殊儿童的家庭,苏秀燕表示,完全治愈难以达到,不断走向更大的“康复”是这些特殊儿童从童年到成年一直的努力方向。

  “好照顾、好家人、好帮手、好公民,这是一种根据障碍程度划分出的四个发展目标。”苏秀燕告诉记者,孩子长大后能够进入社会生活,这是最好的情况。对于症状严重的患儿,教师也会和家长一起,让他们至少变得容易照顾。

  “容易照顾”,在实际情况中,却不是个容易达到的目标。“特殊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还有‘专业’。”苏秀燕强调,作为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医学、心理、康复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涉及,这样才能去教孩子、教家长。

  苏秀燕表示:“我们总是想让孩子适应我们,希望他们‘正常’,其实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要适应这些孩子。”

  “适应孩子”,除了适应现状,也要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

  “我常想,上帝为我的孩子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他打开一扇窗。”15岁的戴佳豪患有自闭症,他的妈妈却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属于儿子的“那扇窗”。

  终于,戴佳豪11岁时,在乐器小号中“找到了自己”。两年来,他参加城市青少年交响乐团,每周到少年宫训练,和健全的孩子们一起,他甚至走上了国际舞台。

  通过艺术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据介绍,“海星之愿”是以戏剧方式帮助特殊儿童的爱心项目。针对4至16岁阶段认知障碍儿童,将通过引进特殊儿童戏剧及工作坊、开展大师班、剧目本土化创作等方式,为特殊儿童沉浸式艺术分享体验和特殊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

  “当然,帮助特殊儿童,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专家史惟教授提出,从硬件上来说,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对特殊儿童家庭很重要。“目前来看,整个社会对于特殊人士的接纳还没有足够的愿望和意识,这也是我们要努力改进的。”

  史惟表示,特殊儿童的成长,不一定都是以“进入社会工作”为目标,“但要努力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接触社会、接触人群的机会,让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不是只能待在家里,而是也有尽可能丰富的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