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破题"分级诊疗

2017-03-13 08:42:54|来源:东方网|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说明:家庭医生朱兰在居民家中随访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制度已覆盖上海90%社区。包括中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在内的重点人群,其中近60%已经拥有家庭医生。

  家住日晖二村的张阿姨是上海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朱兰的签约居民。一次,张阿姨无意中提到最近大便不太正常,细心的朱医生再次询问病史,发现她还伴有消瘦等症状,便马上建议其到三级医院进行肠镜检查,结果张阿姨被诊断为直肠癌,随即做了手术,目前病情平稳。现在,张阿姨逢人就夸:“阿拉朱医生有水平!是朱医生救了我这条命!”

  作为全国的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着深度老龄化、人口高度聚集、资源配置与利用浪费突出等诸多挑战。2011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家庭医生制度。目前,家庭医生制度已覆盖上海90%社区。在上海,每个居民凭医保卡,都可以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一名家庭医生。

  同时,在签约家庭医生的基础上,居民还可以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形成“1+1+1”的签约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居民能享受优先转诊、延伸处方等多种医疗服务。签约优先满足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的需求。

  2015年1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为申城首家向社区开放专属专家号源的三甲医院,每月向徐汇、金山两个区开放10%的专家号源。徐汇、金山两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就能给居民挂上六院医生的专家号,就诊时段能精确到半小时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科主任医师包玉倩每次看专家门诊开放30个号,其中有3个号的预约权在家庭医生的手里。“有患者一进来就会激动地说,医生医生,我是社区预约过来的!”包玉倩说,“从社区转诊过来的病人,我们彼此都很清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能第一时间对症下药。”

  有了家庭医生,不仅让患者转诊上一级医院的途径更加便捷,也有效减少了优质资源的浪费。包玉倩说,一些自己在网上预约、甚至一大早来排队挂号的病人,其实根本没必要“看专家”。也正是因为就诊的盲目性,不少病人埋怨等候时间长、专家只看几分钟,这些都成为患者负面情绪爆棚的主要因素。“但其实一些病人在普通门诊就能解决问题。”包玉倩说。

  虽然家庭医生既能判断患者需不需要找专家,又能准确判断患者应该去找哪个专家,还能帮患者直接挂到专家的号,但在分级诊疗推行之初,患者并不太认可。“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月只挂了4、5个号。”六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宓轶群告诉东方网记者,“主要还是因为老百姓不知道有这么便捷的途径。”

  而现在,徐汇、金山的家庭医生每个月会帮助患者预约200多个六院专家号,比起一年半前,已经增加几十倍。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祺告诉记者,家庭医生们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居民们更加愿意在社区首诊了。“家庭医生会在发现患者属于疑难杂症,或者病情变化到脱离社区医院就诊范畴——比如慢性病人出现并发症,换药、加药都不解决问题时,帮助患者转诊。”杨祺说。

  数据显示,沪上包括中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在内的重点人群,其中近60%已经签约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医生。以往,居民看病宁可去大医院“轧闹猛”,也不愿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没有基本药物目录外的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现在,长处方、延伸大医院处方尤为受到签约居民的青睐。

  在上海,家庭医生可以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一次开具4周及以上“长处方”,并可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在家庭医生处获得基本药物以外的药品。而签约“1+1+1”的居民更能享受到延伸处方带来的便利:只要家庭医生调阅患者三级医院就诊记录,下单开设延伸处方,并输入客户端。客户端将数据直接上传至上药集团、国药集团,由配送公司直接配送至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或患者家中。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院长贾伟平说,家庭医生给签约居民的就医切切实实带去了便利,从六院这两个月的专家号预约情况来看,由社区的家庭医生预约过来的患者人数比以往增加了15%左右。“将来,随着签约居民的增加,我们将会把50%的专家号放到社区,让更多社区居民方便地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贾伟平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提到,“现在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签约家庭医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也是百姓非常欢迎的模式。“上海的家庭医生模式和经验对于全国的特大型城市和大城市,以及拥有社区、二、三级医院的地区来说,都有推广意义。对此我充满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