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老外竞相创作“题材”

2017-02-20 14:17:09|来源:解放日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文化小文字】上海成老外竞相创作“题材”

昨晚,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绎自己创作的《上海奇梦》。郑国章 摄。 

  昨晚,曾执棒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的爱沙尼亚裔指挥家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带来他刚刚完成的新作《上海奇梦》。这首时长10分钟的作品,描绘了雅尔维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呈现申城从黎明到午夜的变迁,标题中“ShANghAi”一词用了大小写字母的特殊排列,在视觉上模拟作曲家记忆中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上海交响乐团中提琴手郭玮琦说:“《上海奇梦》一听就是外国人写上海的作品,好像骑着自行车游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巧的是,就在几天前,另一位外国作曲家写上海的作品刚刚由上海爱乐乐团演绎。那是法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夫·马拉特卡10年前创作的唢呐协奏曲《上海》,曾在200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外国作曲家写上海”项目中拔得头筹。无论是主动邀约还是作曲家的自发创作,上海这座城市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为它谱写旋律。

  近年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外国作曲家写上海”项目共邀约了24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创作以上海为主题的作品。让外国作曲家来创作关于中国的音乐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2015年、2016年上海交响乐团夏季音乐节上,美国新锐作曲家安迪·秋保创作的《乒乓协奏曲》、土耳其“音乐鬼才”法齐尔·萨伊谱写的《中国狂想曲》都独具一格。《乒乓协奏曲》中,乒乓这一中国国球被用作一种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配合。萨伊的《中国狂想曲》也是一部用心之作,让人惊叹于作曲家对中国音乐元素创造性的运用和对中国意象独特的表达。(解放日报记者 吴桐)

分享到: